舟山的农林特产品种类繁多,林业有普陀佛茶、皋泄杨梅、金塘李子……,牧业有舟山白鹅、盐仓火鸡,此外,还有普陀佛瓜等等。论发端历史,当推普陀佛茶最早。 普陀佛茶又称云雾佛茶,五代时山僧即开始种植茶树,宋时已颇有名气,茶林在清明前后2—3天开始采摘,鲜叶要求纯、嫩,由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组成,精心采摘后辅以精心炒制,制成似珠非珠,似螺非螺蝌蚪状,每千克一般由6万左右“蝌蚪”组成。佛茶制成后,风貌特殊,外形紧细,卷曲呈螺状形,色泽绿润显毫;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芽叶成朵;饮后,顿感香气清香高雅,滋味鲜美浓郁。 普陀佛茶是中国绿茶类古茶品种之一,生产茶叶的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处浙江省舟山群岛,也称“普陀岛”。普陀山顶峰--佛顶山,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冬暖夏凉,四季湿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日出之前云雾缭绕,露珠沾润。加之茶树大都分布在山峰向阳面和山坳避风的地方,这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自然环境。 关于普陀佛茶,还有一个有趣的小典故:相传,唐朝时,日本僧人惠萼来中国留学,在朝拜五台山时得到一尊观音佛像。后来,他带着观音佛像乘船回国,经过普陀山东边的新罗礁时,突然海上出现数百朵铁莲花,挡住船的去路,虽经多方努力,铁莲花顶住船只,行驶不得。惠萼和尚领会观音不肯离开中国,于是说:"使我国众生无缘见佛,当以所向建立精舍。"惠萼遂舍船登岸,在此留观音像造寺。从此,普陀山成为供奉观音的道场,俗称"南海"。山上寺庙众多,有普济寺、法雨寺、长生禅院、盘陀庵、灵石庵等。山上土地归寺庙所有,茶叶又为僧侣采制,并为寺僧祭佛和敬客之物,故名"佛茶"。 普陀佛茶制茶工艺,宋代已经形成。山僧用佛茶招待游人香客,或当作礼物送给游客。明屠隆住山纂《普陀山志》时,把在寺中饮茶,列入普陀山十二景目之一:“静室茶烟”,并赋诗一首:“萧萧古寺白烟生,童子烹茶煮石铛。门外不知飘急雪,海天低与冻云平。”在寺院中清间地品味清香的热茶,连门外的天寒地冻都忘记了,说明在当时,寺中用佛茶待客已成贯例。据说,历史上还选择其中的上品贮于银盒,入贡朝廷,中品小盒精装售给香客,盛名持久不衰,1915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二等(银)奖。1979年评为浙江省名茶之一,1984年获浙江省名茶合格证书与普陀佛茶齐名的,还有定海黄杨尖芽茶。黄杨尖芽茶,以产于舟山岛最高的山峰黄杨尖而得名, 普陀佛茶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能;普陀佛茶亦具有净化人体消化器官的作用和抗癌作用。常喝普陀佛茶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