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闻网兰州8月23日电 据甘肃日报报道:滴灌、“三沟”等节水设施,“汩汩”细流浇灌着叶茂果繁的蔬菜、葡萄、大枣等作物,节水率达49.6%,蔬菜亩均收入2万元以上,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高效节水农业现场会上获悉的。甘肃省创新农田节水与高效作物相结合的种植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高效节水农业之路,预计今年河西及沿黄灌溉项目区节水2亿立方米。
河西及沿黄灌区是甘肃省农业精华地带,但水资源短缺且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省委、省政府确定在河西及沿黄灌区实施1000万亩高效农田节水战略决策,今年在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兰州、白银6个市的18个县市区和省农垦集团公司推广226.41万亩,超额完成200万亩计划任务。省上整合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水利等资金6980万元,各市县区配套1234.7万元,推广垄膜沟灌、膜下滴灌、垄作沟灌三大农田高效节水技术。目前,小麦、啤酒大麦作物正在收获,玉米、马铃薯、瓜菜作物长势良好,预计今年项目区节水2亿立方米。
各地在推进农田高效节水技术中,紧密结合高效经济作物、特色优势作物、优质林果等高效农业,不但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而且使农民在节水中增加了效益。武威市将设施农业作为推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实现节水增收的重要举措,13.8万亩设施农业年产瓜菜40多万吨,产值9亿元,日光温室平均单方水效益分别是小麦、玉米、露地蔬菜的37、36和10倍,发挥了良好的节水和经济效益;张掖市在平川灌区发展制种玉米、高原夏菜、设施葡萄等节水型作物160余万亩,全市农田灌溉定额由过去亩均850立方米降低到550立方米,今年推广垄作沟灌等新技术65.81万亩,亩节约成本190元,预计全市可节约农业用水1.48亿立方米。
各地创新节水机制,让企业参与,农民自觉节水。敦煌市把节水技术应用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与旅游观光农业相结合,鼓励企业参与到农田节水;永昌县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确定用水总量,农户变过去大水漫灌“浇地”为节水灌溉“浇作物”。目前,全省已涌现出一批上规模、专业化、产业化的节水农业示范点,探索出干旱缺水地区加快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