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石雕主要取材于青田的优质叶蜡石,颜色丰富,花样奇特,种类繁多,有蜡状光泽,具有滑感。要想制作精美的石雕,需要有配套的工具:有凿子、雕刀、车钻、刺条(一种浑身有锋利铜刺的工具)、锯等。 温州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晋时,王羲之为温州太守,曾用华严石刻砚,其石"如漆如油,有艳,不渗"(宋米芾《砚史》)。唐宋元明,虽可查阅的文献记载不多,但从历代出土的文物中可见一斑。至清末民初,温州石雕行业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原打锣桥(广场路)一带,开设有20余家石雕店和10多间"门对店"(石镶嵌),人称此地为"雕滑石街"。 当时比较有名的有阮文林的"品石斋"、黄增南的"南园"、严竹青的"金石斋"、金南恩的"金石林"以及熊岩春的"美观斋"等,同时也汇聚了一大批石雕名艺人,如清末的金兼三、民国初期的尹阿岩、董绍标、黄华英、赵鹏、沈福兴等。正是有了这样一条盛载石雕艺术的行业街,有了这样一大批名艺人,温州石雕业的产品才得以远销至上海、香港等地。抗日战争时,整个行业曾一度萧条。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传统工艺十分重视,在"抢救遗产"的政策下,石雕行业又枯木逢春,发展十分迅速。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温州石雕艺术作品迭出的一个高潮时期,石雕艺术家们精神饱满,创作热情勃发,一大批石雕的经典作品就在那个时期诞生。如温州石雕的领军人物、著名石雕艺术家潘雨辰先生就先后创作了《铁骑》、《女健将》、《乘龙腾飞》、《罗盛教》、《共饮一江水》、《鲁迅故乡人物》等一系列作品,其中《铁骑》、《罗盛教》被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共饮一江水》等也被国内及日本一些博物馆收藏;石雕名艺人陈鹤林的《九炉鼎》、杨照娒的《花篮》,以其独特的美感,作为石雕艺术精品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名艺人林岩福的《吴越王射潮图》、《雁荡山》突破传统的创作手法,以其巧妙的构思脱颖而出,被浙江博物馆收藏;此外名艺人吴克众的《竹林七贤》、陈仁寿的武将人物、赵永福的仕女、熊岩春、季金魁的山水以及林锦星的鱼类动物,都是极具特色的温州石雕经典作品,得到当时国内同行和文艺界人士的广泛好评与赞赏。 制作过程大致分为五步:首先是选材、构思、布局;第二步叫“打坯、戳坯”,就是将石头劈削出作品的外轮廓;再进一步在石料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洞,为缕雕创造条件;最后是细致精刻,刮去不要的刀痕凿迹,使作品光洁。作品刻成后再进行一些装饰工作,如:配座、装垫和打光、上腊工作。 石雕技法多样,以圆雕。镂雕 为最常见,镂雕最具特色。 温州石雕的石质很美,也显示了高超的技艺,很具地方特色,因此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