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县钧瓷 禹县钧瓷,居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首,钧窑的古址在今禹县神 烧制钧瓷始于唐代,盛于宋朝,曾被定为“御用品”,并享有“宝瓷”的美誉。尤以其利用铜在釉料中还原而形成的“理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效果,在世界陶瓷之林中独树一帜。 钧瓷产于禹县神镇。因为这里至今还存有古代劳动人民为纪念夏禹在这里大会诸侯而筑的古钧台,所以人们把这里生产的瓷器取名为“钧瓷”。 钧瓷是我国古老的名瓷之一。早在1300多年的唐代,禹县以及附近的鲁山、郏县一带的瓷窑,就烧出了在黑釉或褐釉上泼有大块蓝斑或灰白斑的花瓷,出现了类似现在仍在探索的“窑变”艺术效果。到了宋代,钧瓷生产进入了繁荣鼎盛时期,宋徽宗把钧瓷定为御用品,不准民间私藏。钧瓷被推为中国五大名瓷(钧、汝、官、哥、定)之首。钧瓷从此名声大噪,成为后世历代宫廷的传世珍玩。其后,钧瓷毁于战乱,其技艺几乎失传。到金、元、明、清时,传世的宋代钧瓷成了价值连城之宝。自南宋至今800多年,由于历史种种原因的,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前夕,钧瓷已濒于失传绝迹的地步。 1956年,神后镇请来了失散多年的钧瓷艺人,搜集了有关资料,1964年又对北宋古钧瓷窑址进行了发掘,到1965年才使这一历尽沧桑的钧瓷重放异彩。 钧瓷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神奇的故事。相传仙人吕洞宾当年在河南禹县神 镇吕沟修炼,此间八仙在此相会。吕洞宾为表厚意,取当地的宝瓷作礼,赠送每仙8件钧瓷。八仙喜赏宝瓷,爱不释手。这时南海观音途经此地,见神 镇生辉溢彩,满天红霞,便按下云头至此。吕洞宾将最后一件瓶状的钧瓷送给观音,“观音瓶”即由此而得名。故钧瓷又有“神瓷”、“宝瓷”之称。 钧瓷得之不易,烧造极难,一件钧瓷从采料、粉碎、设计、注浆、修坯、施坯、对按、定型、上釉、煅烧等要经70多道工艺。钧瓷是一种乳浊釉,釉色中含有0.33%的氧化铜。钧釉的变化是由氧化铜在一氧化碳中进行还原反应的结果。器物上所呈显的“窑变”色泽,不仅和原料、燃料、釉料、炉温、窑位等内在因素有关,而且和季节、气候、风向等外在自然条件也有直接的关系。烧制钧瓷的艺人们仅在瓷胎上涂上同一种灰白色的釉料,不绘制任何图案,但是当瓷胎投入窑中煅烧之后,釉料便呈显出五光十色的艺术效果。这就是人们称之“进窑一色,出窑万色”的“窑变”,人称钧瓷烧制工艺为“火艺之花”。 如今,神后钧瓷自恢复以来,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古代传统生产工艺,而且窑变的色采艺术已经超过了“传世宋钧”。其原料陶冶精纯;胎质细腻、坚实、其形端庄大方、古朴高雅、线条优美,构思新奇;叩之声圆润悦耳,清脆动听;釉面浑厚、透亮,乳光晶莹,活而多变,富有动感,红、紫、青、白相映生辉。其品种亦由原来传统的65种发展到300多种,不仅生产仿古钧瓷,陈设瓷,而且还生产大量的日用钧瓷。 今日的钧瓷造型种类多:有仿古的,神话传说的,也有现代型的。钧瓷不用雕琢,都是天然图案,是在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各种花纹,有的象朝霞,有的象云霓,有的象碧波。钧瓷的釉色多彩:釉面有红色、蓝色、桔黄色、但以红里透紫、紫中有蓝、青中透红的为上品。钧瓷以外销为主,远销日本、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几年来,钧瓷技艺发展很快。河南禹县钧瓷工艺美术厂生产的产品千姿百态,五彩斑斓,并有一断创新。该厂所产的钧瓷和禹县钧有八大类、150多种规格。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海城浅月餐具:造 型如月,胎薄透明,表面饰有浮雕,钩楞起伏,雅致大方,一直稳销海外市场。 海城陶瓷餐具,由于造型美,花色多,规格齐全,颇受海外客商欢迎,已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