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源酱菜 位于北京西单的天源酱园,始创于清同治8年(1869年),素以生产甜酱、黄酱、南味酱菜而闻名。该园制作的甜酱甘露、甜酱黄瓜、桂花糖熟芥、白糖蒜等南味酱菜,均被商业部和北京市评为优质产品,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市、区。天源的甜面酱,已进入国际市场,东渡日本,南下泰国。 天源酱园以传统的工艺生产的传统风味酱菜,大部分用甜面酱为酱制原料,故所制的酱菜色泽鲜亮,甜酱味最浓,鲜甜、清香、脆嫩,独具风味,且不走味、不变质、四季皆宜。其传统品种有甜酱黄瓜、甜酱黑菜、甜酱芽姜、甜酱甘露、桂花糖熟芥、白糖蒜、甜面酱等15个品种,是天源最富有特色的酱菜。 天源酱菜成名的原因是使用甜面酱、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选料严格、有固定的原料产地。 要有好酱菜,首先用好酱。天源生产黄酱和甜面酱,昔日生产酱专用通县马驹桥的黄豆,其豆皮薄、油性大,用此豆做出来的黄酱香味浓。以黄豆及5%的面蒸熟,放入木模内踩实切成块作为酱坯子;用上等面粉及35%的发面蒸成炝面馍头作酱面;经自然发酵、自然晒酱、打耙而成,酱香味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天源酱菜选料严格,名种名产品都有自己固定的原料产地和加工方法及规定程序。如生产名牌产品八宝瓜选择七、八成熟的香瓜,洗净后在盐水中腌三个星期后旋下瓜把、捣出瓜瓤,再放到甜面酱中酱渍一个月,把去皮花生米、核桃仁、葡萄干、青梅、果脯瓜条、白瓜子仁、青红丝8种果料拌上白糖装入酱好的瓜里,扣上瓜把用白线绑好装在白布袋里,再放到酱缸中酱一个星期左右即为成品。这种八宝瓜集瓜香、酱香、果料香于一身,绿色的瓜皮包裹着五颜六色的馅,甜咸可口,营养丰富,实是酱瓜中的成品。 桂花糖熟芥,过去专用通县盛产的“两道门”芥菜为原料,所谓两道门就是说这种芥菜只在两边长毛根,加工时把两边的毛根除下,好象是两个门。生芥菜去毛根洗净控干放在盐水中腌15天左右,去皮放入白糖用策火熬熟,火不能大,也不能小,煮到到用筷子能插透又感不到顶劲时便成。煮好的熟芥表面呈核桃状,熟而不烂,然后加入桂花在原汤中腌泡两天即成桂花糖熟芥,呈棕红色而有光泽,甜咸适度,软而有劲,散发着桂花的清香,适合于老人食用。 白糖蒜,色金黄,又嫩又脆,甜咸适口,爽口去膻,没有大蒜的怪味,连皮都能吃,名满中华。 昔日,天源酱园在郊区都有固定的菜农为其种菜,如苤蓝是永定门一家姓刘的农民所种,每个都在500克以上,皮薄肉脆,非常鲜嫩;黄瓜是安定门外卢家所种的秋黄瓜,每天清晨摘下来后立即装筐进城,个个顶花带刺,6~7条重500克。 现在天源酱菜又向低盐、低糖、多风味的方向发展,改变传统的酱菜腌制方法,生产出具有甜、酸、辣、香多风味的新酱菜40余种,突出原料菜本身的鲜味、各种辅为的甜酸香辣,盐度低、均在10度以下(原酱菜含盐15度)。如西餐泡菜,洁白脆嫩、甜中带到;酸黄瓜、酸雪里红、水晶甘露,既保持了鲜菜的特点又酸中带甜;蓑衣萝卜,甜辣适度、清脆可口,年销量达100吨;甜酱三仁,用上等甜杏仁、核桃仁、花生仁为原料,在甜面酱中腌制而成,酱味足、香味浓、营养丰富、清甜爽口;酱汁花生米、美味蜇头,风味独特;行椿豆、荷包菜、甜酱海带丝、有北京特色,佛手萝卜、油辣黄瓜条,有川湘特占;桂花生姜,去寒暖胃、帮助消化;水晶多味白菜,辣、鲜、微甜、微咸;儿童八宝菜、桂花玉芥,适合老少口味;五香三色豆,清香爽口、营养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