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马季
名族:汉族
生日:1934年8月2号
身高:178cm
体重:75kg
生于:北京市
逝世:2006年12月20日
籍贯:天津宝坻区黄庄乡人
诗句:往事如昨,烽烟几何,岁月同在,泪泣无声,云海寂寂穿苍穹,皓月荡荡向天问,一袭萧风逝东去,唯有笑声洒人间。
工作简历:少年时在上海为学徒工。新中国建立后在北京新华书店工作,业余表演相声。1956年调中央广播说唱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三、四、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曲协常务理事,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团长等职。是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相声演员。
作品:曾出版相声选《登山英雄赞》,相声作品《打电话》、《画像》及《新桃花源记》等作品先后被拍成电影。
马季于2006年12月20日上午10:25在家中因心脏病,经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天通苑分院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2岁。
儿子:马东(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概述}
马季,原名马树槐,著名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他是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发展了侯派风格,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为中国相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回忆马季】
一次演出改变一生
马季小时候是上海宏德织造厂的学徒,伺候师傅吃饭、睡觉,是马季每天的主要工作。 马季很早就喜欢上了相声,并且渐渐展露出相声艺术的天赋。1953年,马季正式考入新华书店华北发行所,当上了一名卖书员,每月27元钱的工资和工人阶级的称号,已经让当时的马季欣喜若狂。
每逢周末工会的联欢活动,马季不是唱京剧就是模拟丑角表演。1956年,全国职工业余曲艺汇演在北京举办,22岁的马季并没有意识到他在这次汇演中的一场表演将会改变他的一生。
马季说:“1956年是我人生转折最关键的一年,当时被伯乐看上了。先是刘宝瑞老师,他说,‘你干专业吧,我看你挺有前途,我教你’。可是这时呢,侯宝林先生也发现我了。一次休息的时候他把我叫来了,问:‘认识我吗?’我说我认识您,可我不敢跟您说话。他说,‘你学相声吧,我教给你。’这样,我就去了中国广播说唱团。”
马季在毛主席面前差些“忘词”
1959年、1963年期间,马季所在的中国广播说唱团,经常去中南海演出一些小段子,主要有《画像》、《跳大神》、《黑斑病》等。秘书交待说:主要是让主席在休息之余,逗个乐就行,开心就好。
一次,马季与恩师侯宝林同台为毛主席演出《卖布头》。由于是近距离地、面对面地对着主席,一份莫名的紧张和激动油然而生,马季差点忘词了,他甚至分不出段子里的“软布头”、“硬布头”的唱头,连续重复了好几个回合,最后还是把软调给唱成硬调了。也多亏主席对这个唱段不怎么熟悉,竟让马季给蒙混过关了。后来,马季每每谈及此事,总是感叹不已。
马季改名
马季原来叫马树槐,改这个名,还是侯宝林的主意。“我是1957年改的名,侯先生说,你这个马树槐呀,绕嘴。做个演员,应该名字起得响亮一点,这样人家容易记住,另外笔画要少一点。那时候,北京正在放映匈牙利喜剧电影《牧鹅少年马季》,现成的,我说就用这个得了,大家都知道啊,借人家点仙气。侯先生一听,说,好,这个行。”
1956年第一次演出
1956年马季正式进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成为一名专业的相声演员。当年7月在唐山市作了第一次演出,演出相声《都不怨谁》、《对春联》。他的处女作是1956年写的《打篮球》。
创作相声一百多段
此后,除演出一些传统相声及别人创作的相声段子外,他共创作了相声一百多段,曾在全国报刊上发表。当时的领导确定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等当马季的老师。其中侯宝林为责任老师。
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作为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发展了侯派风格,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为大多数后来者所遵循,为中国相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培养相声新人、开拓歌颂型相声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曾获全国职工业余汇演一等奖,首届“金唱片奖”。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
最想办一所相声学校
马季曾经对相声艺术发展的现状非常担忧,他表示,相声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严重偏低,大多是半文盲。马季表示,现在在国际上相声的影响越来越大,可惜的是现在还没有真正像样的相声学校和一流的相声教材,他说最大的心愿是办一所有规模的相声学校,用正规的一流教材,大量地培养人才。
本月初还说自己才27岁
本月初,“2006济南国际幽默艺术周”开幕,马季虽然没有出席,但曾在家中接受全国各地媒体的电话采访,对幽默艺术表示支持,说相声本身就是一种幽默艺术。“你弄错了!我今年不是72岁,是27岁!我还年轻,退啥休呀,我得把相声永远说下去!”在最近一次接受记者专访时,相声大师马季这样调侃自己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