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特产论坛BBS| 广告热线:027-85302667 | 设为首页 |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中国特产114   www.ttc114.com

11-03-14

作者:ttc114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日前,馆藏各类古生物标本约5000余件、位列国内高校博物馆之首、中南地区最大的自然类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被授予“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称号。

  中国高校最大的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博物馆,1982年在武汉重建,开辟了地球奥秘、生命起源与进化、矿物、岩石、宝玉石、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综合展厅等9个陈列厅室。

  2000年,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地大馆藏标本已达到30000余件。这时,老博物馆仅1100平方米的陈列面积,已经不能满足馆藏与教学的需要了。“几万件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标本,凝聚了我国三代地质工作者的心血。”地大原后勤基建处处长张聪辰教授回忆道,“当时校领导和全体师生达成共识,不能让地质工作者的心血白费,扩建博物馆刻不容缓。”

  2001年,地大向教育部港澳办提出申请,争取资金支持。张教授说:“新博物馆的设计方案由四家全国知名的设计院竞标产生,竞争十分激烈。这些设计方案在校园中公开展示。最终,全校师生和专家一致相中中南建筑设计院的‘卵形体’方案。”

  2001年9月7日,经教育部批准、香港邵氏基金会同意,新博物馆建设项目被列入邵逸夫先生第十五批教育捐赠大学项目之一,捐款金额为800万港元。接到教育部传来的喜讯后,学校又自筹建设资金2100万元,2001年12月,逸夫博物馆正式破土动工。2003年9月,主体建设完成。目前,新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五千余平方米,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稀世之宝,见证地球的沧桑变迁

  说到逸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馆馆长徐世球笑着表示:“真是举不胜举啊。”逸夫博物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30000余件,其中自然界极为罕见的珍品近3000件,其中不乏在世界上和国内都屈指可数的“镇馆之宝”。

  化石幕墙———记录远古生命足迹

  走进逸夫博物馆正厅,迎面就可看见一面巨大的幕墙。幕墙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印记,这正是2亿多年前恐龙和其他动物留下的足迹。这面面积达100平方米的幕墙,就是留有恐龙等动物足迹的化石。据称,这么大面积的足迹化石幕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董志明教授在参观化石幕墙后,不禁伸出大拇指表示赞叹。

  恐龙化石珍品———黑龙江满州龙

  黑龙江满州龙是一类大型的鸭嘴龙,体长10.5米,体高6.1米,嘴巴像鸭嘴。它属于素食龙,牙齿小而多,前肢细小而后肢粗壮。该恐龙骨架发现于黑龙江省嘉阴县,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因其含有50%的真化石,在世界恐龙化石中占有重要地位。

  鱼龙化石之王———梁氏关岭鱼龙

  鱼龙是海洋爬行动物,和恐龙生活在相同时代。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梁氏关岭鱼龙属于大型鱼龙,体长8米多,形似鱼雷。该鱼龙化石产于我国贵州关岭,生活于2.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其长度和完整程度在世界上位居第一。更为奇特的是,在这条鱼龙化石上还发现了它的皮肤化石,这在世界上是首次发现。

  世界奇观———海百合化石

  海百合化石因其外形似“百合花”而得名。但它不是植物,而是棘皮动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一个理想的海百合由根、茎和冠三个部分组成,但大多数化石不完整。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海百合化石产自贵州关岭,距今2.3亿年,特征清晰,保存完整,面积达15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整个造型如花似画,令人叹为观止。

  43亿年高龄的岩石———变成砾岩

  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地球奥秘展厅,有一块年龄达43亿年的岩石,叫变成砾岩,产自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它保存了地球形成初期极为宝贵的信息,见证了地球幼年时期惊天动地的变化,因而非常珍贵。

  此外,1亿4千万年前的和平永川龙、身长1米左右的鹦鹉嘴龙等恐龙骨架,以及各种珍贵的矿物、美轮美奂的宝玉石、化石标本等,都称得上是馆内的稀世珍宝。

  每一个藏品,都凝结着地大人的心血

  众所周知,标本是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建馆之初,该馆的馆藏标本主要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和原北京地院博物馆提供,总数1万余块,而现在馆藏标本已达3万余块,比建馆初期增加了2倍多。徐馆长说:“馆内巨大的馆藏,与地大三代地质工作者的辛勤采集分不开。”

  1993年,地大教师卢宗盛在陕西鄂尔多斯盆地做石油勘探调查。当地地表被几十米厚的黄土覆盖,黄土坡上沟壑纵横,露出下面坚硬的岩石。一次,卢老师在黄土缝隙中的岩石上考察,突然发现地面的岩石上有一个奇怪的印记,很像动物的脚印。卢老师请来当地农民,把那印记附近的黄土刨开,更多类似的印记暴露出来。对古生物学很有兴趣的卢老师断定:这是古代恐龙留下的足迹。原来,在2亿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湖泊,后来逐渐演变成盆地。而恐龙2亿年前在湖底留下的足迹,如今已经成为了化石。经过仔细研究,他还发现了其他动物的遗迹化石。化石深埋在几十米的黄土之下,采集难度可想而知。而为了使化石不遭哄抢,卢老师又不敢惊动更多的人,他不事声张地在当地请人,开始了采集工作。整整历时10年,卢老师把采集到的100平方米的含化石的岩层切割成片,运到武汉,捐赠给了自己的学校。这张世界上最大的化石幕墙,也成为了逸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逸夫博物馆的许多藏品,都凝结着地大老师们的心血。而在地质一线工作的许多校友,也无偿地向学校捐赠了种类繁多、特征典型、特色鲜明的标本,为博物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该校殷鸿福院士赠送的软体动物化石,游振东教授赠送的外贝加尔湖岩石矿物标本,河南校友李传炎赠送的硅化木等,都成为馆内的珍品。

  现代科技,让远古生物“复活”

  早在建馆之初,地大逸夫博物馆就确定了总的建设目标,即充分考虑长远发展的需要,不仅将博物馆建成教学、科研的辅助部门,还要建设成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并兼具旅游、休闲、娱乐功能。

  在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内,恐龙电动模型发出“嗷嗷”的叫声,几只恐龙站在草地上摇头摆尾,恐龙蛋内的小生命就要破壳而出了;计算机模拟与相关成像技术结合,几亿年前的动物活灵活现;“火山爆发,雷声轰鸣,生命的起源”的光电模拟,则向人们“讲述”着38亿年前,地球外部能量催生原始细胞,而细胞的出现宣告了生命的诞生。

  在这个神秘的地质世界里,观众还可以领略世界首创、直径达1.5米、与黄道面呈23.5度夹角倾斜旋转的磁悬浮地球仪;可以亲身体验人造地震平台所带来的大地的颤动,参加“与恐龙赛跑”的游戏,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去感受地球的神奇博大与大自然的气象万千……

  由于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地大博物馆于2001年申请到了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中的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获资助150万元。通过一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该馆承担的“中国地质大学地学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并于2003年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成果在网上发布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现在,市民只用轻点电脑鼠标,就可以进入神秘的数字地质世界,根据兴趣自行操作和浏览了。

 
 
 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