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店毛笔,是河北衡水市的传统名产,与湖州的湖笔一样,也是笔中的珍品。 侯店村座落在衡水市城南4公里的地方,紧靠首滏阳新河北大堤。相传,这里从明永乐2年(1404年)便兴起制笔业。清朝末年,侯店制笔业已十分兴盛。其时,侯店有一个叫李文魁的老艺人在京城开笔庄,因他制作的毛笔精良,被一个爱好书法的太监看中买走。有一次,此态监在光绪皇帝面前推荐李文魁的毛笔,光绪一用果然不错,便封之为宫廷“御笔”。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一时京城文人、仁宦争相购买李文魁制作的“侯店毛笔”。从此,侯店人便开始大量生产毛笔。民国初期,侯店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广开笔庄。一直到解放初期,侯店本村还有19家制笔作坊。那时全村男劳力当中有90%的都会这门手艺。 解放后,侯店制笔得到迅速的发展,1952年侯店联合各个制笔作坊建立了村办侯店笔厂,1967年以前年产二、三十万支笔,主销山西、山东、河南、内蒙古及东北各地,1967年以后产品开始出口,销往日本、美国及东南亚各国。现在侯店毛笔畅销日本、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120万支,为国家换回了大量的外汇。 侯店毛笔,以选料严格、制作精细、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而著称,人们称之为“文房瑰宝”,其手艺如“神工鬼斧”。这里生产的毛笔,具有峰颖尖锐、修削整齐、丰硕圆满、劲健有力的特点,既有实用价值又是精致高雅的工艺美术品。侯店制笔选料严格。原料关系到毛笔质量的优劣,他们选用黄鼠狼尾毛、石獾毛、南山羊毛、牛耳毛、老鼠胡子等40多种尾毛,最好是冬季采取。其笔制作精细,把经过选好的各毛,再经浸、拔、并、连、合等精细加工,制成不同形状、规格、用途的笔毛,把各种原料毛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好,是关键性的工序,从选料到制成一枝毛笔,要经过水盆、干作、零活、刻字植管、包装5大工序,共有300多道小工序。 现在,侯店笔厂把昔日生产的细脖、大尖型的笔头,改为粗脖、小尖、柳腰型,使原来只能书写一种楷体字的毛笔变成可以书写大中小三种楷字的毛笔,且具有坚韧适度、刚柔相济、含墨量大、不易脱毛的特点。笔杆的用料,过去大多是用一般青黄竹管做成,现在笔杆改用白面竹、湘妃竹、凤眼竹、罗汉竹、烤红竹等17种上等竹为管。笔杆的装口和封顶也多以象牙、骨、角、木雕为质料,采取嵌、镶工艺装配。在笔杆上雕刻龙戏凤、龙盘柱、八大仙人等图案,刻上福禄寿喜、牛郎织女、精忠报国等字样。目前该厂的产品已由建厂初期的7种发展到水月、凤云、古玉、雪燕、云雀、剪毫、文妙等166个品种,其中风云、水月、小狼毫等10多种毛笔被天津口岸定为“信得过的免检产品”。今日侯店毛笔在国内外市场上,美名远扬,深受中外书法爱好者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