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特产论坛BBS| 广告热线:027-85302667 | 设为首页 |

             
黑龙江地区历史简况

网址:中国特产网

进入论坛
来源:中国土特产114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大约四五万年前,古人类就已生息活动在黑龙江地区。早在先秦时代,肃慎、东胡、秽貊三大族系的部分先民,就已定居在黑龙江地区。例如,夏商周时期,生息在黑龙江地区的先民有肃慎人和索离人等,并已向中原朝贡。公元前4—3世纪,夫余政权建立,地跨今黑龙江省东部和南部。秦以后,在黑龙江地区生息活动的先后有挹娄人、夫余人、鲜卑人、勿吉人和棘羯人等。698年,粟末棘羯人建立唐地方政权渤海国,最盛时辖5京15府62州,地跨今黑龙江东部和南部。713年,唐在渤海国设忽汗州。726年,唐在黑水鞣羯(今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下游地区)设黑水都督府。792年,唐设室韦都督府,地辖今黑龙江西部。辽归东京道管辖。1115年,生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于击败辽军后称帝,国号大金,都会宁(今阿城市白城古城)。金朝在黑龙江流域的统治,以上京路下辖三路,即恤品路、胡里改路、蒲峪路;在两个地区设泰州和肇州。蒙古汗国灭金后(1234—1271年),设开元、南京两万户府。元(1271—1368年)设开元路、水达达路。明(1368—1644年)设奴儿干都司。清(1644—1911年)设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管辖黑龙江地区。清末开禁后,关内大批汉族人移居黑龙江。民国以后(1912一1932年),以松花江为界设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伪满洲国(1932—1945年)成立后,划分为龙江、滨江、牡丹江、黑河、北安、三江、东安省。解放战争时期,分为黑龙江、松江、嫩江、合江、绥宁五省。新中国成立后,设立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和松江省(省会哈尔滨)。1954年,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

  1 黑龙江历史沿革 

  黑龙江省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两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哈尔滨人遗址。位于哈尔滨市阎家岗。这里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头骨化石,被命名为“哈尔滨 人”。出土的石片,石核和砍砸器,有清晰打击痕迹。出土的动物化石,有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普氏野马、狗等20多个种属。其地质年代距今二万二千年左右。

  塔河县十八站遗址。位于大兴安岭东坡、呼玛河左岸18米高的二级阶地上。这里出土的刮削器、尖状器、石叶、石片和石核等1070件,地质年代属于更新世晚期,距今约一万二千年前。出土的这批石器,在器形、风格、大小等方面,与北京周口店及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出土的石器颇相近似。

  漠河县老汤河遗址。位于老汤河南岸一、二级阶地交界处,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北面的旧石器遗址。在这里出土的文化遗物14件,其中有打制的石器和有人类加工痕迹的石核、石片等。其地质年代相当于更新世,但比塔河县十八站要早,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前期。

  饶河县小南山遗址。位于乌苏里江左岸、饶河镇小南山的一级阶地上。在这里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骨器和古生物化石共生,距今约一万三千年左右。是中国最东部的一处旧石器遗物点。

  在肇东县的涝州、讷河县的清河屯、阿城县的小岭、海伦县的城关、尚志县的蚂蜒河畔和五常县龙凤山乡学田村附近,均发现了远古人类活动遗址。

  黑龙江地区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距今六千年左右的齐齐哈尔市昂昂溪遗址和密山县新开流遗址。据考察,当时人们主要是从事渔猎生活,与中原仰韶文化时代大体相同。稍晚,发现的有宁安市镜泊湖莺歌岭遗址,距今约三千年,从出土文物分析,那时人们已开始农耕,饲养猪、狗,并兼事渔猎活动。 

  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黑龙江地区古代民族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可以追溯到传说时代虞舜和夏禹时期。公元前二十世纪肃慎于帝舜二十五年曾入朝贡献弓矢,舜的管辖范围,已远及山戎、发、肃慎的活动地区。夏禹时,相互联系有进一步发展。

  公元前十一世纪。黑龙江地区的古代民族,分别向周朝贡献戎菽、黄罴、当时东胡和橐离已进入青铜文化时代,肃慎则处于新石器时期,社会发展属于原始社会阶段。

  战国、秦、汉时期,中原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这时在嫩江下游和松花江上游一带活动的扶余族,使用殷历,其祭天、占卜和饮酒等习惯,均与商殷相似。这一时期,黑龙江地区已普遍进入早期的铁器时代。

  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武帝时,所设真蕃郡的统辖范围,曾包括今黑龙江东部的宁安地区,这是中原统治政权在黑龙江地区设治管辖的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对黑龙江的统治加强,各民族多次派出贡使,向中原王朝进贡。

  隋、唐时期,是黑龙江地区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唐朝在黑龙江流域普遍建立了管理机构。后来在黑龙江西部设室韦都督府,在东部设忽汗州都督府(又称渤海都督府)。在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汇合地区设黑水都督府。

  辽继唐在黑龙江地区设治管辖,于黑龙江上中游地区设羽厥里节度使、室韦节度使和乌古迪烈统军司;在嫩江设泰州(今泰来县塔子城古城);在黑龙江东部地区设女真节度使;在牡丹江以北至黑龙江下游一带设五国部节度使。黑龙江地区各族向辽贡纳马匹、貂鼠、生金、北珠、人参、松实、白附子、蜜腊、麻布、海东青(鹰的一种)等。

   辽天庆五年(一一一五年),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击败辽国,自称皇帝,国号大金,改元收国,定都会宁(今阿城市白城)。金建国后,阿骨打命完颜希尹造女真文字,于天辅三年(一一一九年)颁行。金天会五年(一一二五年)灭辽,金代替辽统一了中国北方,从而形成中国历史上金、宋对峙的局面。金代是汉族大批移入黑龙江地区的时期,主要在松花江以南五常等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元朝时期,黑龙江地区西部为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撒儿家族的游牧地,今泰来塔子城古城则为成吉思汗幼弟斡惕赤斤故城。整个东北设辽阳行省统辖。下设路、府、州、县。

  明朝永乐七年(一四○九年)于黑龙江口设奴尔干都指挥使司,共辖384卫、24所、7城站、1寨。所辖区域北到外兴安岭,东抵鄂霍茨克海的库页岛。明朝承继元代的建制,建立了海西东水路城站和海西西陆路城站,从辽东到奴尔干都司设驿站40余所,多次派员沿松花江、黑龙江下航至奴尔干等地,了解和抚慰各族。从十五世纪初,明朝先后于开原、抚顺设马市,在吉林设立造船厂,这对扩大东北各地经济的互相交流和发展松花江、黑龙江的水路运输有重要作用。

  清代是黑龙江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一六四四年清朝入关,东北地区归盛京总管统辖。顺治十年(一六五三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辖区包括今吉林、黑龙江地区。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一年)筑黑龙江城(黑龙江左岸旧爱珲城)。自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起,设黑龙江将军,这是以黑龙江命名地方区划之始。第一任将军为萨布素,率部戍边于爱珲,统辖松花江左岸以北直到外兴安岭的广大地区。松花江右岸地区仍归宁古塔将军(后称吉林将军)管辖。   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年),中俄两国通过谈判,在清朝政府作出重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中国方面把贝加尔湖以东至尼布楚一带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肯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的走向,以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至海为界。从此以后,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中俄两国的边境较为安宁。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九○年)黑龙江将军驻地移至墨尔根(今嫩江),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又移至卜奎(今齐齐哈尔)。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武装进攻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了辽宁、吉林两省之后立即向黑龙江省进攻。黑龙江省驻军在代理省主 席马占山的指挥下,进行坚决抵抗,打响了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这是东北军民抗击 日本侵略武装斗争的开端。在“江桥抗战”中,打死日军185人,伤996人,在日军不断增 援,飞机、坦克齐出动的情况下,中国军队于十一月十八日退往海伦,十九日齐齐哈尔沦 陷。日军占领齐齐哈尔以后,一九三二年一月,日军与吉林省的汉奸特务一起向哈尔滨进 攻,二 月五日哈尔滨被日军占领,黑龙江省两个主要城市先后失陷。随后,日军在几个月 内相继占领了黑龙江的主要城市和大部分地区。一九三三年一月,黑河失陷,至此东北全 境被日军占领。

  一九三二年一月三月,在日本侵略者策划下,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各省政府 改为省公署,由伪满汉奸任省长,日本人任总务厅长(后改为省次长)掌握实权。到一九 三五年初,日本侵略者从上到下建立起殖民统治体系。

  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实行军事殖民统治时期,在黑龙江的关东军大部分驻在边境地区, 并设有镇压抗日活动的宪兵队、特务网,人数众多,机构庞大。还有专门破坏中共组织的 调查部。从一九三七年开始,日本侵略者还派来大批移民,大量开拓土地,不仅进行经济 掠夺,并有其政治、军事侵略的目的。

  日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实行殖民地的文化教育,广大贫苦群众的子弟根本不能读书。各级学校都在进行奴化教育,灌输“日满一德一心”,妄图使东北人民世世代代成为他们 的奴隶。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共中央和满洲省委的领导下,黑龙江省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斗争。从一九三一年十月“江桥抗战”起,广大爱国官兵和各界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 抗日救国活动。在日军向黑龙江省进军面前,驻守在本省的军队,如苏炳文的东北屯垦军、 丁超的中东路护路军以及李杜、邢占清、冯占海、张振邦统辖的军队都举起抗日的旗帜。 一九三二年二月五日,日军占领哈尔滨当天,全市电车工人自动停工,表示对日军的抗议。二月底三月初,为反对伪满洲国的建立,哈尔滨市群众烧毁了中央大街南口的牌楼、彩棚,撕掉了标语。电车厂的工人于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和一九三三年四月举行两次大规模的罢工 斗争。著名女共产党员赵一曼参加和领导了罢工,给日伪统治很大打击。一九三三年四月 三十日夜,共产党员张敬山和另一工人用红石腊在哈尔滨车站前的“纪念碑”上,写下了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八个大字,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 装力量,遍布各地。活动在哈东地区的,包括宾县、方正、延寿、依兰、五常、珠河(今 尚志)、阿城、双城等地,是赵尚志领导的珠河游击队。游击队曾攻打宾县县城,经常出 没哈尔滨近郊,给日伪统治北满中心的哈尔滨很大威胁。后来,他们团结其他抗日力量, 组成“反日联合军”,于一九三四年六月,组成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一九三五年一月,组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赵尚志任军长,冯仲云任政治部主任,主要活动在松花 江两岸。一九三六年八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曾在珠河建立了县级人民政权。 活动在牡佳线一带的勃利、林口、密山、宝清、富锦、虎林等地的密山游击队,是以李延 禄为首,改编王德林的国民救国军残部,并和中共密山县委创建的游击队汇合组成,后来 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李延禄任军长,后由李延平代军长,黄玉清任政治部主任。活 动于宁安、穆棱、桦川一带的宁安游击队,一九三五年二月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 一九三六年二月改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周保中任军长。活动于汤源、萝北、依兰和佳 木斯周围等地的汤原游击队,是由中共汤原县委派夏云阶和70多名党团员为骨干发展起来 的。在斗争中联合了汤原义勇军冯志刚部和率领自卫团起义的张传福部,一九三四年秋, 扩编为汤原民众反日游击总队,在松花江下游两岸多次粉碎敌人的“讨伐”。一九三五年 十二月,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后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夏云阶任军长,李 兆麟任政治部主任。活动于乌苏里江左岸的饶河、虎林、宝清、富锦、同江、抚远一带的 饶河游击队,后来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陈荣久。还有活动在勃利、桦川、依兰、 方正一带的抗联第八军,军长谢文东(后来投敌);活动于这一带的抗联第九军,军长李华堂( 后来投敌);活动于拉滨线铁路两侧的抗联第十军,军长汪雅臣;活动于依兰、方正、富锦一带 的抗联第十一军,军长祁致中。

  东北抗日联军从三到十一的九个军主要活动在黑龙江地区,最多时发展到4万人 。为 了适应抗日斗争需要,后来东北抗联的十一军又编为三个路军。一九三七年抗联第四、五、 七、八、十各军编为抗联第二路军,主要活动于拉滨线以东,中东路东线两侧及松花江右 岸和牡丹江流域的20多个县。一九三九年抗联第三、六、九、十一各军组成第三路军,总 指挥李兆麟,政委冯仲云,主要活动于北起黑龙江,南至松花江,西至嫩江平原,东达三 江平原的30多个县的广大地区。东北抗日联军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艰苦岁月 里,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与日寇进行斗争。许多中华儿女为抗日救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著名的“八女投江”就是一九三九年九月二路军妇女团的冷云等8名女战士 ,在众多敌人 包围下,打完最后一颗子弹,为了不被敌人俘虏,跳进乌斯浑河,壮烈牺牲。二路军三军三师八团一连连长李海峰等16名战士,为阻击敌人,坚守一座无名的小山 ,打退敌人5次 冲峰,歼敌120多人,李海峰等12名战士英勇牺牲。后来这座山被命名为“十二烈士山”。 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年,三路军各支队先后攻克讷河、克山、肇源县城。随着全国抗日 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顺利发展,一九四五年,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联红军,为 全东北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九四五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一年。五月八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度过了最困难的相持阶段,转入了 全面反攻。八月八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当时苏联红军分三路进入中国东北地区, 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第一路越过大兴安岭,解放了齐齐哈尔、长春、沈阳、大连等地。 第二路强渡乌苏里江,突破绥芬河、虎林及东宁等地日军防线,解放了密山、牡丹江、哈 尔滨等地。第三路兵分两路,东路由伯力突破黑龙江、乌苏里江防线,解放了抚远、同江、 佳木斯、依兰、巴彦等地;西路由海兰泡强渡黑龙江,解放了瑷珲、逊克、嫩江、北安、 海伦等地。

    在苏联红军和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的毁灭性打击下,使驻扎东北各地的日 本关东军迅速崩溃。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接受无条件 投降,伪满洲国随之瓦解。沦陷了十四年的东北地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黑龙江人民迎来 了民族的解放。 

黑龙江省地名历史沿革简况

  黑龙江省,清末清廷决定,改革东北地区的管理体制,实行行省制。1907年4月20日(清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初八日),清廷决定,裁撤黑龙江将军,改设黑龙江行省。黑龙江省的行政区域承袭黑龙江将军辖区范围,东南和南部与吉林省接壤,西南与奉天省毗连,西与蒙古(今蒙古国)为邻,北以黑龙江与俄罗斯分界。全省总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省会齐齐哈尔城。省以下分设府、厅、州、县,并设道区分辖。1908年8月(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裁撤墨尔根、呼伦贝尔、黑龙江(瑷珲)副都统,将呼伦贝尔、瑷珲两处改设呼伦、瑷珲兵备道。1911年(清宣统三年),黑龙江全省共设3道(兴东、瑷珲、呼伦)、7府(龙江、呼兰、绥化、海伦、嫩江、黑河、胪滨)、6厅(讷河、瑷珲、呼伦、大赉、肇州、安达)、州(巴彦)、7县(兰西、木兰、余庆、青冈、拜泉、大通、汤原)、4旗(后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扎赉特、依克明安)。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後,1912年1月,成立中华民国,黑龙江行省及其行政区划仍旧。不久,裁撤黑河府、兴东道,添设呼玛厅、萝北厅设治局;将瑷珲道移至黑河改为黑河道,呼伦道因叛乱被废止。1913年按照全国“划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的统一规定,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的建制。1914年按照《省官制》的规定,全国各地方以省为名,不再称行省。同年增设龙江道和绥兰道,加原黑河道全省共分3道、23县、5设治局、4旗。随着垦荒事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相继增设了一大批县和设治局。1929年2月,裁撤道区,改为省、县两级制,由省直接辖县。至1930年,全省共42个县(其中一等县15个,二等县11个,三等县16个)、11个设治局、4个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施行殖民统治,逐步把省划小。1932年12月和1933年1月,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呼伦、胪滨、室韦、奇乾4县和雅鲁、布西、索伦3县(局)分别划为兴安北分省和兴安东分省。1934年12月1日,又将黑龙江省分割为龙江省和黑河省。1939年6月1日,从龙江省和滨江省各划出一部分县设置北安省。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重行划分东北行政区域为辽宁、安东、辽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兴安九省,大连、哈尔滨两个中央直辖市。为开辟东北根据地,中共中央立即派遣大批干部和军队挺进东北。1945年11月,将原北安省和黑河省合并为黑龙江省,11月13日宣布成立省政府,驻北安县城。全省共辖北安、德都、克东、克山、拜泉、依安、明水、望奎、海伦、通北、绥棱、绥化、庆安、瑷珲、孙吴、逊克、呼玛、乌云、鸥浦、漠河20个县。1946年经过调整和增设,增至26个县,并设立龙南专区和黑河专区。1947年2月2日,黑龙江、嫩江两省在齐齐哈尔举行合并会议,决定合并为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简称黑嫩省),省政府驻齐齐哈尔市。同年9月16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黑省重新划分为黑龙江、嫩江两省。1949年4月2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重划东北行政区令》,将嫩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并将原嫩江省所辖的扶余、乾安两县和郭尔罗斯前旗划归吉林省,将松江省的佛山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同年5月15日,黑龙江、嫩江两省机构正式合并,黑龙江省会设于齐齐哈尔市。全省共辖1市、41县(旗)。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撤销松江省建制,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并将哈尔滨市改为省辖市并入黑龙江省。省会设于哈尔滨市。8月1日,两省机构正式合并。在两省合并的同时,将原黑龙江省所属的白城、洮南、安广、大赉、镇赉、开通、瞻榆等南7县划归吉林省(同年9月15日,正式移交吉林省),在西部和东部地区分设嫩江、合江专区,加原黑河专区共3个专区,分辖一部分县(旗),实行省直辖县和专区辖县并行体制。新的黑龙江省,南与吉林省接壤,西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北、东隔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苏联相望。全省共辖3专区、5市、64县、2旗、1矿区,总面积46万余平方公里。1956年增设绥化专区和牡丹江专区。1958年撤销绥化专区,设立松花江专区,省不再直接辖县。1964年6月,将伊春、安达市改为伊春、安达特区。同年8月,为开发大兴安岭林区,设立大兴安岭特区。1965年5月,恢复绥化专区。到1966年底,全省共辖6个专区、2个特区、8个地级市、65个县、1个县级特区、58个市辖区(镇)。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所属的呼伦贝尔盟(共2市、12旗)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呼伦贝尔盟和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从7月1日起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2月14日撤销伊春区,恢复伊春市,将安达市更名为大庆市。

  1980年以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制定的设市标准,先后将一批经济比较发达的县改为县级市;为进行市领导县的试点,先后撤销牡丹江地区、合江地区、嫩江地区,实行地市合并,由市领导县。到1992年底,全省共辖松花江、绥化、黑河、大兴安岭4个地区,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鹤岗、鸡西、双鸭山、伊春、大庆、七台河10个地级市,绥化、北安、黑河、五大连池、安达、肇东、阿城、同江、双城、尚志、富锦、铁骊、密山、海伦、讷河、海林、绥芬河17个县级市,呼兰、宾县、五常、延寿、方正、依兰、巴彦、木兰、通河、庆安、绥棱、望奎、明水、青冈、兰西、肇州、肇源、林甸、泰来、龙江、甘南、富裕、拜泉、依安、克山、克东、德都、嫩江、宁安、穆棱、林口、东宁、鸡东、虎林、勃利、桦南、桦川、汤原、集贤、宝清、友谊、饶河、抚远、绥滨、萝北、嘉荫、逊克、孙吴、呼玛、塔河、漠河51个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0个地级市分设63个市辖区,并皆实行了市领导县体制;大兴安岭地区除辖3个县外,还直辖4个区(县级)。

  松江省 位于黑龙江地区南部。1945年8月31日,国民党政府拟定重划东北行政区划时的省名。同年10月1日,在苏军控制下,于哈尔滨成立滨江省政府。10月下旬,在滨江地区先后成立哈东、哈北、哈南地区行政专员办事处,隶属中共滨江地区工作委员会领导;11月下旬,成立哈西地区行政专员办事处,皆隶中共松江省工委领导。分辖呼兰、巴彦、木兰、东兴、通河、方正、延寿、苇河、珠河、宾县、阿城、五常、双城、肇东、肇州、兰西、青冈、安达18县和郭尔罗斯后旗。1946年1月12日,国民党政府接收滨江省政权,并将滨江省正式改为松江省。同年2月,将通河县划归合江省管辖。同年3月,将哈西专区的肇东、肇州2县和郭尔罗斯后旗划归吉江行政区管辖,同时撤销哈西专区。1946年4月23日,国民党松江省政府主席关吉玉等撤走。     1946年4月28日,松江省党政军机关迁入哈尔滨市;5月5日,松江省政府正式成立,管辖哈东、哈南、哈北3个专区及双城、呼兰等15个县。同年6月,将合江省的通河县划归松江省管辖;8月,将青冈、兰西、安达3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47年1月,增设拉林县;5月,将珠河县改为尚志县;11月,撤销东兴县,并入木兰县;12月,将合江省的佛山县划归松江省管辖。同年8月,撤销哈东、哈南、哈北专区,由省直接辖县。至1947年底,全省共辖14个县。1948年3月,撤销苇河县,并人尚志县;7月,撤销牡丹江省,将牡丹江市和宁安、镜泊、新海、五林、东宁、绥阳、穆棱7县划归松江省管辖;8月,撤销绥阳县并入东宁县,撤销镜泊县并入宁安县,新海、五林2县合并为海林县。至此,松江省共辖牡丹江市和双城、五常、阿城、宾县、尚志、延寿、方正、拉林、呼兰、巴彦、木兰、通河、宁安、海林、穆棱、东宁、佛山17县。     1949年4月2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撤销合江省,并人松江省,哈尔滨市改为省辖市,划归松江省管辖,并将北部的佛山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同年5月11日,两省机构正式合并。全省共辖4市、32县。省会哈尔滨市。同年6月,撤销绥滨县,并人富锦县。1950年3月,将黑龙江省的佛山县划归松江省管辖。1952年9月,增设伊春县。1953年3月,将佛山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同年7月,哈尔滨市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7月,设置双鸭山矿区(县级)。是时,全省共辖3市、32县、1矿区。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明撤销松江省建制,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同年8月1日,两省机构正式合并。

  合江省 位于黑龙江地区东部三江平原,是解放战争时期设置的省区之一,其名称沿用国民党政府公布的省名。     1945年10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设置三江地区,成立行政专员公署。同年11月21日,撤销三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宣布成立合江省政府,驻佳木斯市。管辖佳木斯、东安2市和依兰、勃利、汤原、桦川、富锦、同江、抚远、饶河、宝清、绥滨、萝北、佛山、鹤立、虎林、密山、鸡宁、林口17县,并于中部和东部设立佳木斯、富锦两个专区。1946年2月,将松江省的通河县划归合江省管辖;4月,将东安市和虎林、密山、鸡宁、林口4县划归新设置的绥宁省管辖,撤销佳木斯专区;6月,增设集贤县和桦南县,将通河县划归松江省管辖,撤销富锦专区,将绥宁省的东安市和密山、虎林、鸡宁3县划归合江省管辖,并设立东安专区。     至1946年底,全省共辖1专区、2市、18县。     1947年1月至5月,增设刁翎、依东、双河、永安4县;设立第一、第三、第四专区,将原东安专区改为第二专区;将隶属于鹤立县的兴山市改由第四专区管辖。同年7月,撤销第一、第三、第四专区;8月,将第二专区的东安市和密山、鸡宁、永安(9月撤销)、虎林、宝清、饶河6县划归新设置的牡丹江省管辖;12月,将佛山县划归松江省管辖。     1948年5月,撤销双河县,并人勃利县;6月,撤销依东县,将其所辖区域分别划归依兰县和桦南县;7月,将原牡丹江省的林口、鸡宁、密山(东安市并入)、虎林、宝清、饶河6县划归合江省管辖;10月,撤销鹤立县,并入汤原县。至1948年底,全省共辖2市、18县,即佳木斯、兴山市,依兰、汤原、萝北、绥滨、桦川、富锦、同江、抚远、饶河、桦南、集贤、勃利、宝清、密山、虎林、鸡宁、林口、刁翎县。     1949年1月,撤销同江县,并人富锦县;撤销刁翎县,并入林口县。同年4月2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撤销合江省建制,并人松江省。5月11日,两省机构正式合并。

   嫩江省 位于黑龙江地区西部,其名称沿用国民党政府公布的省名。    1945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原龙江省和兴安南省行政区域合并为嫩江省,11月14日宣布成立嫩江省政府,驻齐齐哈尔市。管辖齐齐哈尔市,龙江、讷河、嫩江、富裕、甘南、林甸、泰来、景星、大赉、镇东、洮南、洮安、安广、开通、瞻榆、突泉县,杜尔伯特、依克明安旗,共1市、16县、2旗。由于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嫩江省成立后一个时期变动频繁,增设裁并,划出划入,几乎月月都有。1945年12月底,嫩江省政府从齐齐哈尔市移驻甘南,1946年2月又移驻讷河县。同年3月中旬,将嫩江省划分为嫩南、嫩北两个行政区,并设嫩南行政主任公署,管辖安广、洮南、开通、瞻榆、洮安、镇东、大赉、泰来、景星、杜尔伯特、突泉等11个县(旗)。同年5月15日,撤销嫩南行政主任公署,两个行政单位正式合并,并将吉江行政区的扶余、肇东、肇州、乐安(7月撤销)4县和郭尔罗斯后旗划归嫩江省管辖。之后,陆续将洮安、洮南、洮北、镇东、大赉、赉北、开通、瞻榆、安广、突泉10县划归新设之辽吉行政区。至1946年底和1947年初,嫩江省共辖1市、12县、3旗,即齐齐哈尔市,嫩江、讷河、富裕、林甸、甘南、景星、龙江、龙东、泰来、肇州、肇东、扶余县,杜尔伯特、依克明安、郭尔罗斯后旗。     1947年2月2日,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简称黑嫩省),省会齐齐哈尔市。同年9月16日,重新划分黑嫩联合省,恢复嫩江省,原辖行政区域基本不变,将原黑龙江省的安达县划归嫩江省管辖。1948年4月,撤销龙东县,并人龙江县;7月,撤销依克明安旗,并人富裕县;8月,将辽北省的洮安、洮南、洮北、开通、瞻榆、镇赉、安广、大赉、乾安、郭尔罗斯前旗10县(旗)划归嫩江省管辖;9月,撤销洮北县,并人洮安县。至1948年底,全省共辖1市、20县、3旗,即:齐齐哈尔市,龙江、嫩江、讷河、富裕、林甸、甘南、景星、泰来、安达、肇州、肇东、扶余、大赉、安广、乾安、镇赉、洮南、洮安、开通、瞻榆县,杜尔伯特旗、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     1949年4月2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撤销嫩江省,并入黑龙江省,同时将原嫩江省所属的扶余、乾安2县和郭尔罗斯前旗划归吉林省管辖。同年5月15日,两省机构正式合并。

  牡丹江省 位于黑龙江地区东南部。1937年7月1日,伪满调整行政区划,将滨江省东南部的宁安、穆棱、东宁、密山、虎林5县和新设置的牡丹江市划为牡丹江省,共辖1市、5县,省会牡丹江市。1939年6月,增设绥阳县;将密山、虎林2县划归新设之东安省。是时,全省共1市、4县。据1940年10月统计,全省总面积32948平方公里,人口68.8万人。1943年10月1日,将牡丹江省并人东满总省。1945年5月28日,撤销东满总省,分设东满省和间岛省,将原牡丹江省和东安省合并为东满省。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从1946年4月起,先后设置绥宁省、牡丹江专区。1947年8月20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牡丹江专区与合江省东安专区合并设置牡丹江省,10月1日省政府正式成立,驻牡丹江市。管辖牡丹江、东安2市和宁安、镜泊、新海、五林、穆棱、东宁、绥阳、林口、鸡宁、密山、虎林、宝清、饶河、永安14县。同年9月,撤销永安县。     1948年7月9日,行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撤销牡丹江省建制,将牡丹江市和宁安、镜泊、新海、五林、东宁、绥阳、穆棱7县划归松江省管辖;将密山(东安市并人)、虎林、鸡宁、林口、宝清、饶河6县划归合江省管辖。

       绥宁省 位于黑龙江地区东南部。1946年4月8日——10日,绥宁省首届临时参议会决定,创建绥宁省,管辖牡丹江、东安2市和宁安、穆棱、东宁、绥阳、鸡宁、密山、虎林、林口8县,省会牡丹江市。同年5月,将林口县与牡丹江市五河林区合并设置五林县;6月,将东安市和密山、鸡宁、虎林3县划归合江省管辖;8月,增设新海县。是时,全省共辖1市、7县。     1946年9月24日,东北各省市行政联合办事处行政委员会(简称东北政联)决定,撤销绥宁省,改设牡丹江专区,管辖原绥宁省所辖1市、7县。10月17日,绥宁省政府正式撤销;18日,牡丹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开始办公。督察专员公署驻牡丹江市,直属东北政联。1947年1月,将穆棱县析置为南穆棱、北穆棱2县(同年又合并为一县);2月,恢复林口县;5月,增设镜泊县。至年底,牡丹江专区共辖牡丹江市和宁安、穆棱、东宁、绥阳、林口、五林、新海、镜泊8县。1947年8月20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牡丹江专区与合江省东安专区合并设置牡丹江省。

  黑嫩省 1947年2月2日,黑龙江、嫩江两省在齐齐哈尔举行合并会议,决定合并为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简称黑嫩省),省会齐齐哈尔市。联合省共辖1市、38县、3旗,分设5个专区。第一专区,辖北安、德都、依安、拜泉、克山、克东、通北、海伦、绥棱、庆安、铁骊、绥化、通肯、绥东14县;第二专区,辖龙江、嫩江、讷河、富裕、甘南、景星、泰来、龙东县和依克明安旗;第三专区,辖青冈、望奎、明水、林甸、安达、兰西6县;第四专区,辖肇州、扶余、肇东3县和杜尔伯特、郭尔罗斯后旗2旗;第五专区,辖瑷珲、呼玛、漠河、逊克、乌云、孙吴6县。     1947年9月16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黑嫩联合省重新划分为黑龙江、嫩江2省。除安达县划归嫩江省管辖外,原管辖区域不变。同时撤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专区,第五专区仍恢复为黑河专区,归黑龙江省管辖。

  滨江省位于黑龙江地区南部。1934年12月1日,伪满于哈尔滨设置滨江省。     滨江省设置之初的管辖范围,包括原黑龙江省的呼兰、巴彦、木兰、东兴、铁骊、庆城、绥棱、海伦、绥化、望奎、青冈、兰西、安达、肇东、肇州15县和郭尔罗斯后旗与吉林省的双城、五常、阿城、宾县、延寿、珠河、苇河、宁安、穆棱、东宁、密山、虎林12县,共27县、1旗。1937年7月,将宁安、穆棱、东宁、密山、虎林5县划归新设之牡丹江省;将哈尔滨特别市改为普通市,划归滨江省管辖。1939年6月,将绥化、望奎、海伦、绥棱、庆城、铁骊6县划归新设之北安省管辖。是时,全省共辖1市、16县、1旗,即:哈尔滨市,双城、五常、阿城、宾县、延寿、珠河、苇河、木兰、东兴、巴彦、呼兰、兰西、青冈、安达、肇东、肇州县,郭尔罗斯后旗。据1940年10月统计,全省总面积63860平方公里。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伪满洲国覆灭,滨江省建制自然解体。

        三江省 位于黑龙江地区东北部。1934年12月1日,伪满于佳木斯设置三江省。     三江省设置之初的管辖范围,包括原黑龙江省的通河、凤山、汤原、萝北、绥滨5县与吉林省的方正、依兰、桦川、富锦、勃利、宝清、饶河、同江、抚远9县,共14县。1937年7月,设置佳木斯市,由省直辖。1939年6月,增设鹤立县;撤销凤山县,并入通河县;将宝清、饶河2县划归新设之东安省。是时,全省共辖1市、12县。据1940年10月统计,全省总面积90418平方公里。     1941年1月,将勃利县划归东安省管辖。同年8月,将黑河省的佛山县划归三江省管辖。     至此,全省共辖1市、12县,即:佳木斯市,方正、依兰、通河、汤原、桦川、富锦、萝北、绥滨、同江、抚远、鹤立、佛山县。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伪满洲国覆灭,三江省建制自然解体。

  龙江省 位于黑龙江西南部。1934年12月1日,伪满于齐齐哈尔设置龙江省。     龙江省设置之初的管辖范围,包括原黑龙江省的龙江、克山、拜泉、讷河、依安、克东、嫩江、德都、龙镇、通北、明水、富裕、林甸、甘南、景星、泰来、泰康、大赉18县和杜尔伯特、依克明安2旗与奉天省的洮南、洮安、镇东、安广、开通、瞻榆、醴泉7县,共25县、2旗,以及齐齐哈尔市(1933年2月,将黑龙江省城市政局改称齐齐哈尔市政局)。1937年7月,将洮南、洮安、镇东、安广、开通、瞻榆、醴泉7县划归兴安南分省。1939年6月,将北安、通北、克东、克山、拜泉、明水、依安、德都、嫩江9县划归新设之北安省;撤销泰康县,并入杜尔伯特旗。是时,龙江省共辖1市、8县、2旗,即:齐齐哈尔市,讷河、富裕、林甸、龙江、甘南、景星、泰来、大赉县,杜尔伯特、依克明安旗。据1940年10月统计,全省总面积67482平方公里。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伪满洲国覆灭,龙江省建制自然解体。

  黑河省 位于黑龙江地区北部。1934年12月1日,伪满于黑河街设置黑河省。     黑河省设置之初,管辖由原黑龙江省北部划出的瑷珲、呼玛、漠河、鸥浦、奇克、逊河、乌云、佛山8县。1937年12月,增设孙吴县。据1940年10月统计,全省总面积118899平方公里,人口14.99万人。1941年8月,将佛山县划归三江省管辖。1943年1月,将北安省的嫩江县划归黑河省管辖。同年7月,将奇克、逊河两县合并为逊克县。是时,全省共辖8县,即:瑷珲、呼玛、漠河、鸥浦、孙吴、逊克、乌云、嫩江县。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伪满洲国覆灭,黑河省建制自然解体。

  北安省 位于黑龙江地区中部。1939年6月1日,日本侵略者实施所谓“北边振兴计划”,从滨江省划出绥化、望奎、海伦、绥棱、庆城、铁骊6县与从龙江省划出的明水、拜泉、依安、克山、克东、北安、通北、德都、嫩江9县合并,设置北安省,共辖15县,省会设在北安。据1940年10月统计,全省总面积76183平方公里。     1943年1月,将嫩江县划归黑河省管辖。同年7月,将庆城、铁骊两县合并为庆安县。是时,全省共辖13县。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伪满洲国覆灭,北安省建制自然解体。

  东安省 位于黑龙江地区东南部。1939年6月1日,日本侵略者为强化所谓伪满“国防”,将三江省的饶河、宝清2县与牡丹江省的密山、虎林2县划出设置东安省,加新增设之林口县(密山、穆棱、勃利县各一部分)共辖5县,省会设在东安街。据1940年10月统计,全省总面积41397平方公里,人口51.2万人。1941年1月,将三江省的勃利县划归东安省管辖。同年9月,将密山县西部地区划出增设鸡宁县。1942年1月,将省会东安街改为东安市的建制。是时,全省共辖1市、6县。    1943年10月1日,将东安省并入东满总省。

  东满总省 1943年10月1日,日本侵略者为使伪满国境地带军事管辖区域和省的管辖区域一致,加强其所谓的“国防建设”,将东部边境的牡丹江、东安、间岛(今吉林省延边地区)3省合并为东满总省,省会设于牡丹江市。东满总省划分为3个区域,即牡丹江:牡丹江市和绥阳、东宁、穆棱、宁安4县;间岛:间岛市和延吉、汪清、和龙、珲春、安图5县;东安:东安市和密山、鸡宁、虎林、林口、宝清、饶河、勃利7县。全省总面积110779平方公里。   1945年5月28日,撤销东满总省,恢复间岛省,将原牡丹江省和原东安省合并为东满省,共辖牡丹江、东安2市,东宁、绥阳、穆棱、宁安、密山、鸡宁、虎林、林口、宝清、饶河、勃利11县,省会牡丹江市。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伪满洲国覆灭,东满省建制自然解体。

  兴安总省 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后,将黑龙江省管辖的呼伦贝尔地区划归新设立之兴安省,后又将兴安省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兴安东、南、北、西4个分省。同年12月17日,按伪民政部令,将原黑龙江省的呼伦、胪滨、室韦、奇乾4县划归兴安北分省;1933年1月19日,将雅鲁、布西、索伦3县(局)正式划归兴安东分省;将扎赉特旗划入兴安南分省。据133年7月公布的兴安省行政区划表,兴安东、南、西、北4分省共辖27个旗、县、市。1943年10月1日,成立兴安总省,省会王爷庙街,管辖原兴安东、南、西、北4省行政区域,共2市、4县、25旗。全省总面积433920平方公里。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伪满洲国覆灭,兴安总省建制自然解体。

 
 
 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