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特产论坛BBS| 广告热线:027-85302667 | 设为首页 |

             
青海高原的民族变迁

网址:中国特产网

进入论坛
来源:中国土特产114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在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高原,曾生活着羌族、吐谷浑、吐蕃、唃厮啰等古老民族和如今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哈萨克、保安族等诸民族。数千年来,他们劳动生息,繁衍发展,互相团结,共同创造了青海高原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羌 族

  最早居住在祖国西部的民族叫氏羌、戎羌、西羌。《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

  上述“河关之西南羌地,赐支(析支)”等地方在先秦及汉代以来的古籍中都有明确记载。《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即西而北,入禹所导河积石山。”《汉书·地理志》载:“金城郡,县十三,……河关,积石山在西南羌中。”这些史书只点明河关之西南有积石山,这积石山就是阿尼玛卿山。而在汉桑钦撰、后魏郦道元注的《水经注》对黄河的流经地区有具体的记载:“河水重源,又发于西塞之外,出于积石之山。……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滨于河首,左右居也,河水屈而东北流,径于析支之地,是为河曲矣。应劭曰,《禹贡》析支属雍州,在河关之西,东去河关千余里,羌人所居,是为河曲羌也……河水自河曲又东径西海郡南,……河水又东径允川,而历大小榆谷北,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汉书·地理志》曰,汉宣帝神爵二年,置河关县,盖取河之关塞也。……河水又东北流入西平郡界。”上述记载与实地对照看,黄河自巴颜喀拉山南麓发源流经柏海(扎陵、鄂陵湖),绕过阿尼玛卿山(即古积石山),因被西倾山挡住去路,则折向西流到阿尼玛卿山北,即自东而西而北又东流去,形成了一个S形的大河湾,称之为拉加—贵德大河湾,此河段即《水经注》所记“至(滨)于河首、赐支、河曲”等,是指黄河在今青海贵德县以上的弯曲河段;“允川、河关、西平”等地方,已在1992年12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青海简史》中确定为今青海省的共和、贵德、西宁市地区。由此看来,《后汉书·西羌传》中所记舜迁三苗于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赐支(析支)等地方都在青海高原的黄河上游一带。

  综上所述,青海高原的首次民族大迁移是早在四五千年前,舜将原居于南方衡山附近的我国古老民族之一的“三苗”,即苗族部分先民迁来青海高原黄河谷地的广大地区居住,繁衍生息,成为西羌部族。后来有的部族发展壮大,又继续西迁,进入西藏。

  在《后汉书·西羌传》中所载“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这是说羌族姓姜,羌、姜是同一民族的不同称谓,这也在史书中早有记载,《国语·晋语》云:“昔少典娶于有蛟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炎帝族居住在中部地区,炎帝姓姜,……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游牧先入中部。……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过着往来不定、迁徙无常的游牧生活,后来打败了九黎族和炎帝族,逐渐在中部地区定居下来。黄帝姬姓、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东夷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称为华夏族,汉以后称为汉族的初步基础。”由此看来,最早的羌族、炎帝皆为姜姓,又与姬姓的黄帝是同种同源,而且有着血缘关系,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后来他们发展成许许多多的氏族部落,大部分黄帝族移居黄河中下游地区繁衍生息,部分炎帝族又向南移居长江流域,或与部分东夷及苗族逐渐融合成了夏、商、周时代的华夏族,乃至汉代以后的汉族。

  春秋时,关中的秦国逐渐强大。自秦穆公元年(公元前659年)霸西戎开始,经常举兵进犯西部羌族,使部分姜姓羌族因战争又不断西迁,将活动范围扩大到黄河源头,乃至迁往西藏。如秦厉公时(公元前476一前443年),有个羌人无弋爰剑在战争中被俘为秦的奴隶,后死里逃生到“三河间”,即青海黄河、湟水流域。因“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故爰剑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技术传播到河溪谷地,青海河湟地区始有农业生产。于是众羌人将爰剑推举为首领,其部族也日益发展壮大。到爰剑的曾孙忍与弟舞留居湟中,他们在一夫多妻制下,忍生有9子,成为9个部落;舞生有17子,成为17个部落。至忍子研时,河湟地区的羌族已发展到92个部落。秦始皇时,以诸侯为事,兵不西行,又使羌人安然生息,其部落发展到150多个。强大的部落有居于大允谷(今青海共和)、湟中(包括青海东部黄河北部)的烧当羌,居于黄河南部大小榆谷(今青海贵德)及西的先零、滇零、河曲、牢姐、封养、钟、发羌等,居于柴达木西部的婼羌,以及其罕升、烧何、勒姐、当煎、当阗羌等。如较强大的钟羌就有雄兵10余万,其余大者有兵万余人,小者数千人,总计士兵有20余万,人口也当在七八十万左右。故至汉代竟然能与汉王朝抗衡,迫使汉朝在河湟地区屯军屯田,派官吏守防。护羌校尉邓训等还领屯车修城廓,保护已归降的羌人进行农业生产。至南北朝,辽东鲜卑族吐谷浑部西迁,占据青海中部和西部,绝大多数羌族依附于吐谷浑。隋、唐时,羌族逐渐演变为吐蕃族,成为藏族的先民。

  汉 族

  据史书记载,汉族进入青海高原,始于西汉,至明、清时代已成为青海的主要民族。其迁入形式有随军戍屯田留居,移民实边迁徙和经商,工匠迁移定居。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为切断北方匈奴与西羌的联盟,派膘骑将军霍去病进入青海湟水流域在今西宁城址修筑军事据点西平亭。在西宁市西设临羌县,在乐都县老鸦城及其附近设破羌县,又派官率从事屯垦。同时迁徙内地贫民前来垦殖。故清初西宁道佥事杨应琚撰《西宁府新志·纲领》云:“骠骑将军霍去病,取河西地,开湟中,于是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这段记载说明,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已有很多汉族居住于青海湟水流域。

  西汉王朝为进一步开拓西部疆域,强化管理,又于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派后将军赵充国统兵6万,再次进入青海湟水、黄河流域,他只进击了与汉朝为敌的先零羌,对其他羌人部落以礼相待,并奏准朝庭,在青海河湟地区实施罢兵屯田政策,他留兵10281人,在民和官亭、西宁、平安、湟中、湟源等地屯田垦殖2000余顷。又派兵伐木,修筑湟峡(今湟水流域大、小峡)以西道路、桥梁70余处。从此,赵充国的这些士兵与屯田土地联系在一起了,其中定有部分汉人留居青海。今西宁乐家湾“据传为赵充国屯田驻军处,称为汉将营”(《西宁府新志》)。卷七·地理志)。1943年在原破羌县故址附近出土的立于汉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的赵充国六世孙赵宽《三老赵椽之碑》,就是关于赵充国祖世源流及其子孙从原籍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迁来今青海乐都、民和定居的确凿记录,也是汉族人民在西汉时期迁入青海东部地区的有力证据。

  西汉前期,朝廷在青海屯田,留兵屯垦,遂定居青海,是中原汉族进入青海之始,可汉族来青海的第一次大迁徙是在西汉末年。当时的大司马王莽掌握了朝中大权,力谋开疆拓土。于是在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派中郎将平宪等人来到西海(今青海湖),用大量金钱财物利诱卑禾羌首领良愿献地远徙。王莽得到青海湖地区后,于同年冬在今青海省海晏县三角城为郡治所,设西海郡,置太守,郡下设五县,立法五十条,违法者被徙置西海郡,徙者以千万计(青海省志编委会编《青海历史纪要》,1987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样,西汉末期数以千万计的内地汉族人民被迫迁徙到青海海晏,使得进入青海地区的汉族人口急剧增加。

  据《青海简史》记述,东汉期间,因羌、汉战争频繁,汉军大量进入青海河湟地区,继续实行屯田。章帝时,护羌校尉邓训在击败烧当羌豪迷唐,占领大小榆谷(今青海贵德黄河南)后,遣散屯驻河湟地区的郡兵2万余人,各令归郡,以省军费,又令2000多驰刑徒(徙边屯田而免除刑罚之人)在黄河两岸进行屯田。这些驰刑徒绝大多数是内地汉人。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隃糜曹风奏准广设屯田,殖谷富边,遂拜曹凤为金城西部都尉,缮修故西海郡,率将士驻扎龙耆(今青海海晏县三角城),并在环湖(青海湖)和大小榆谷屯田戍守。以后金城长史上官鸿在今青海海南州东部黄河北、南两岸开辟归义、建威(今青海贵德、尖扎境内)两城堡,屯田27部。金城太守侯霸在东西邯(今青海化隆县甘都滩、群科滩)置屯田5部,又在逢留河地区(今贵德黄河北部)增设屯田2部。这样,在青海东部黄河两岸,东汉政府共屯田34部。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护羌校尉马援看到湟中土肥地广,便增置屯田5部,连同原有的屯田共39部。由于屯田,荒地开垦为肥沃田地,有一些服役期满的戍兵及家属和驰刑者便留居下来,经营这些肥沃田地,并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内地先进的农业技术也逐步传入青海。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魏西乡侯雍州刺史张既将水磨加工面粉技术引入湟中等地,大批汉人也因传授此技术而来青海定居,为青海东部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东汉时期,除军队屯田之外,还大量迁徙内地贫民到青海所置郡、县从事垦殖。从近来考古发现,星罗棋布于青海河湟地区的汉葬墓群,就是汉族人民当年在青海地区繁衍生息的历史见证。两晋南北朝时期,青海东部虽为南凉等少数民族政权辖地,他们在战争中将甘肃等地的汉族虏来青海。如南凉建都乐都时曾“耀兵于青阳门,虏八千余户”。同时,他们也大量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豪绅参政,其中以汉族官吏居多,可占到官员总数的半数以上。他们中有青海当地的地主豪强,如纪宝监麴成明等。由此也可看出,当时在青海东部居住的汉族人口还是比较多的。

  两晋南北朝时期,自公元397年(东晋安帝隆安元年)起,至414年(东晋安帝义熙十年)止,鲜卑族秃发部在青海境内建立起封建割据政权——南凉国。其首领秃发乌孤于397年称西平王。次年,逐步掌握了乐都、湟河、浇河三郡(今青海东部及东南部与甘肃接壤的地区)。公元399年,秃发乌孤亡,其弟秃发利鹿孤袭位。由于青海东部地区土地肥沃,劳动力较为缺少,故秃发利鹿孤将战争中的大批俘虏迁徙至河、湟一带,从事农业生产。如公元400年(东晋安帝隆安四年),秃发利鹿孤弟秃发傉檀袭击姑臧(今甘肃武威),掠夺附近各族人口 8000多户,带回青海东部地区。南凉前后掠夺后凉民户4次,共有12500余户;掠夺北凉(二凉辖地大半在甘肃等地)民户4次,共达15000余户。

  此外,立国于青海东部的南凉虽是少数民族政权,但他们大量吸收汉族等豪门参政。如秃发乌孤就任用以汉族为主的大批关、陇地主为其辅佐。秃发利鹿孤还让汉人传授技术,发展农、桑生产,并采纳汉人建议设立学校,选拔人才,又设置博士祭酒等官职,以教育激励贵族子弟。“南凉之学校,常延汉人为师”,致使中原文化不断传入青海,这对青海东部地区的生产和文化的进一步提高,起了促进作用。

  汉族人口第二次大量迁入青海是在隋唐时期,大批的士兵到青海高原驻防守卫而留居青海。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青海东部的河湟流域统归隋统治。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隋在今乐都设鄯州(后改为西平郡),辖西都、广威二县;在今贵德设廓州(后改为浇河郡)。至大业八年(612年)时,以上二州共有户籍5358户,其中大部分为汉族人口。隋初,为对付南方的陈朝和北方的突厥,则与青海西部的吐谷浑修好。于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隋文帝将光化公主嫁予吐鲁浑王世伏,世伏亡后,世弟伏允为王,依习俗仍续娶光化公主为妻。从此,吐谷浑岁岁来朝,与隋朝保持着友好关系(《隋书》八十三《西域传》)。这样跟随隋朝皇家女到青海的汉族人口也不少。

  隋大业三——四年(607-608年)间,吐谷浑又屡犯张掖等地。故于大业五年(609年)三月,隋炀帝统兵亲征吐谷浑,四月至西平郡(今乐都)陈兵讲武,进行军事演习。又大猎于拔延山(在今化隆县北,属拉脊山脉),猎场周围200余里,以耀兵威。这时吐谷浑王伏允率众据覆袁川(今祁连山永安河谷一带),炀帝命内史元寿南屯(兵)金山(今大通西南黑林口),东西连营300余里;兵部尚书段文振北屯雪山(今祁连山),亦东西连营300余里;太仆卿杨义屯琵琶峡(今门源朱固一带),连营80里;将军张寿屯泥岭(今祁连县俄博以南),欲将伏允围歼。于是伏允被围逃跑。由卫尉卿刘权追至柴达木,沿布哈河南下击败伏允。隋朝便在吐谷浑故地设置西海、河源、且末、鄯善四郡。遂派刘权在河源郡积石镇(今青海兴海县境西南黄河边)大开屯田,驻兵成守5年之久。此前曾派大将军宇文述出兵,破吐谷浑曼头、赤水(今共和、兴海县境)一带,后屯兵西平之临羌城(今湟源境)。看来,如此众多的隋兵在青海广阔的地区战争、屯兵、屯田,势必有许多汉人留居。此外,早在隋文帝时,就将内地犯人流放到廓州(今贵德),派遣慕容三藏任廓州刺史,安抚流放到廓州的犯人,“不得逃入吐谷浑境内滋事,以求边界相安”(《青海历史纪要》)。后隋炀帝大败吐谷浑,在其地设置四郡后,便发天下轻罪徙居此。这四郡地区除西海、河源两郡在今青海湖周围和海南、黄南州等地外,其他且末、鄯善二郡部分辖地已包括今青海西部茫崖地区(《青海简史》)。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同样控制了青海河、湟地区,设立行政建置。唐代行政建置大体沿袭隋制,高祖武德二年(619年),设都廓二州。鄯州治今乐都,辖境基本上包括湟水流域。至天宝初(742年),共有人口 5794户,28069人。廓州治所移至今化隆县群科古城,辖境包括今化隆到贵德以西的黄河两岸地区,至天宝初,两州地区共有人口 9919户,57841人。同时,还在这些地区设置了一些军事机构,驻军防御。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置陇右节度使,驻鄯州,驻军7.5万人,备御吐蕃。在今乐都设临洮军,驻军5.5万人;在西宁设河源军,驻兵1.4万人;在今循化县东部设有镇西军,有官兵1.1万人;在海晏三角城设安人军,驻兵1万人;在今贵德黄河南设积石军,驻兵7千人;在湟源县设白水军,驻兵1.4万人;在湟源县西日月乡设振武军,驻军千人;在化隆县群科镇设宁塞军,有官兵500人。至天宝十三年(754年),唐又在贵德黄河北岸设宁边军,守兵500人,在共和县设金天军;在同仁县设曜武军;在贵南县过马营设武宁军。这些地区的10多万守兵,留居青海的人数定有不少。

  此外,唐王朝与青海西部的吐谷浑战而又和好,使吐谷浑成为唐之附属国。唐王朝利用吐谷浑作屏障,以阻日益兴起的吐蕃人东进侵犯。于是将宗室女弘化公主下嫁给吐谷浑王诺易钵,以后又将金城县主、金明县主分别嫁给诺局钵的长子苏度模末和次子阔卢模末。唐与吐谷浑和亲中,前后共嫁出17位宗室女。期间有很多随从汉人来到青海,与吐谷浑人和睦相处,定居青海,增加了青海高原的汉族人口比例。

  唐朝中期,吐蕃陆续进入青海。唐王朝曾派大批汉人军队到青海地区进行过许多次战争和驻军屯田。高宗咸亨元年(670年),朝廷决定对吐蕃的进犯进行大规模反击。派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率兵10万,讨伐吐蕃。唐军行至大非川(今海南州兴海县大河坝地区),在吐蕃号称40万大军的围攻下,唐军败覆。高宗永隆元年(680年),吐蕃将领赞婆率兵3万,攻河源军(今西宁),唐大将黑齿常之以精兵3000人夜击,吐蕃败退。唐朝擢黑齿常之为河源军经略大使,并加强防守,广开屯田。此后,每年麦熟季节,吐蕃兵总要到唐积石军(今贵德县)屯田区夺麦。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陇右节度使副使河源军使哥舒翰设伏全歼吐蕃夺麦士兵5000余骑。此后,吐蕃兵士夺麦之举方有收敛。次年,哥舒翰在青海湖北增设神威军,“又筑城于青海湖龙驹岛(海心山),谓之应龙城,以谪卒二千人,戍龙驹岛。”这些屯田戍兵流落青海各地者甚多。故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唐大理卿刘元鼎赴藏会盟,经过青海时,专门会见了“早年从军流散在青海的内地父老”,凭吊了(距当时)六七十年前,唐西平郡王高舒翰率军苦战争夺的石堡城(今湟源西)及其所建的其他堡塞,以及八十多年前立过界碑的赤岭(今日月山)。这些定居青海的“内地父老”绝大部分是汉人。

  自唐朝中后期及五代时期的200多年间,青海又被吐善和唃厮啰等少数民族政权统辖。没有较大规模的汉族人口迁入。至北宋熙宁四一六年(1071-1073年)间来延向西拓地千里。绍圣三年(1096年),王赡向朝廷奏准收复河湟地区。于元符二年(1099年)宋廷命总管王愍为统军、王赡为副统军,进军湟水流域,青唐主等出降,河湟地区为宋王朝收复。为经营河湟地区,宋徽宗继位后,于崇宁二年(1103年)派王厚、高永年进军青海东部地区,占领鄯州、廓州(今化隆县境),遂改鄯州为西宁州,此为“西宁”这一名称见于青海历史之始。同时在溪哥城(原唐积石军址)复置积石军(今贵德),并驻军防守。宋军在青海的战争中必有流落定居者。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宋廷再次下诏,要求西宁、湟州(乐都)、廓州(化隆群科)、洮州(甘肃临潭)、积石军等处新边多方招收弓箭手垦辟闲田,补助边计。因熙(今甘肃临洮)、河(甘肃宁夏)、兰湟(包括西宁、湟、廓等地)路一带汉置屯田面积很广,政府首次丈量就获1000余顷。故提举熙河兰湟路弓箭手何灌在这些土地上置弓箭手,2顷以上刺1名,4顷以上刺2名。共招募士7400人,又率众开渠引邈川(今乐都县碾伯川)水灌溉闲田。这些募士垦殖进展很快,半年内垦田2.6万顷(青海社科院王昱、聪喆主编《青海简史》,1992年12月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如此大规模的垦田中必有无数的汉族募士,亦有留居青海者。

  同时,西宁州同知赵隆引宗河(今湟水)水灌溉该州东部青石峡(今小峡)水田数百顷。并从河州(今甘肃临夏市)招募人丁到西宁佃种官田(青海省志编委会编《青海历史纪要》,1987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汉族第三次大规模迁入青海是在明代,大量的移民和军、民屯田来青。明朝亦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政府多次调拨内地民户来边屯田。明初洪武十三年(1380年),贵德城修筑竣工,于河州(今甘肃临夏)拨民48户来贵德开垦守城。谓之‘民兵”,父亡子继,永为戍兵,自耕自食,不纳丁粮。又于河州拨王、周、刘三人,各携眷口,赴贵德守御城池。定居下来的48户人口,到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时,已发展到9835人,王、周、刘三屯百姓人丁462人。东乡康、杨、李三屯(今属尖扎县。亦是明代拨来的民户——笔者注)人丁1290人。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编48户及王、周、刘三屯,康、杨、李三屯汉、土百姓为东、西、南三区,共住户4422户,共人丁19020(1929年姚钧撰《贵德县志稿》、《田赋户口》)。故现居贵德县城附近以姓氏为村名而又同姓者都是明代48户的后裔。如河阴镇(古城内)的田家街、何家街、王家街的田、何、王姓;古城外的孙家台、孙家沟的孙姓;张家沟、张家坝、张宁家村的张、宁二姓;辛家、陈家、闫家庄的辛、陈、闫姓;上下毕家、童家、马家、聂家村的毕、童、马(汉族)、聂诸姓;石家槽、大史家、陶、胡家村、司家庄、李家卡卡的石、史、陶、胡、司、李诸姓。

  今贵德王、周、刘三屯,尖扎县康、杨、李三屯及同仁县吴、季、李、脱四屯汉族都是明初拨来戍边屯田定居者的后裔。

  另外,屯兵之初,皆由内地拨往,非番人也。故今有曰吴屯者,其先祖盖江南人。因此,今吴屯人异口同声说其祖先是由江南迁徙而来,至今还将居住的两座城称为“大城、铁匠城”,城中街道名亦称“李家巷道、杨家巷道”等。

  如今居住在青海东部的西宁、大通、乐都、化隆、湟中、湟源、门源、民和、贵德等地的许多汉人,都称其祖先来自南京珠玑巷或珠司巷。说是明洪武年间某元宵灯节上耍社火时,该巷有人化装成猴倒骑马上,此事叫皇帝朱元璋知道后,认为是有意污辱马皇后,便将全巷居民发配到西宁一带,后流落到其他各县。也有说在洪武某年正月元宵灯节,该巷居民为表示对朱皇帝的敬意,在灯笼上画了个骑马怀抱西瓜的大脚女人。朱元璋得知认为这是讽刺大脚马皇后,于是,全巷居民均遭发配。后一个故事,在《纲鉴总论·广注明朝篇·杀京民条》中有记载。

  关于自南京迁来青海的汉族,在西宁等地的大户族谱和墓碑中亦有记载。1981年在西宁南滩发现的立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文林郎李世荣墓志说:“先世直隶应天人,始祖侨居西宁。”民和县硖门乡石家庄《石氏源流》碑文记载:“石氏祖籍南京主司巷人,洪武年间来至西宁,……后居腰路石家庄、硖门。”

  自南京迁来青海高原的汉族后裔,如今遍及青海东部各县。化隆县加合乡藏滩村陈氏,本籍南京珠玑巷,明洪武年间徙居乐都东关,后因子孙繁衍,一部分迁居湟水南岸岗子沟台子定居。清乾隆中期居于台子的六世祖良复徙巴燕戍,应招定居于西堡界藏滩村以垦殖为业。据传,藏滩一带的土地均为陈氏最初开发为耕地的。现有陈姓人口 270余人,分别居于加合、巴燕、甘都、西宁等地。巴燕镇绽麻村莫氏,本籍南京,于明洪武年间徙居西宁临城小寨,到七世祖莫绪成,携妻及子良宽等,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徙居巴燕戍格城东白土丫壑耕田为业,后发展为两支,今分布于化隆的地滩、绽麻、巴燕、谢家滩等地(化隆县志编委会编《化隆县志》,1994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乐都县峰堆、瞿昙李氏、老鸦谢氏、亲仁赵氏、马营大仓李氏,均系明代自南京迁徙而来的。高店巨氏,祖籍陕西凤翔府峻山县,后迁居南京,明永乐初年(1403年),其祖国方教儒一案被杀,家庭恐遭诛连从南京迁居乐都,后裔分居于今高店、城台、雨润以及大通和湟中县(乐都县志编委会编《乐都县志》,199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湟中县大源、大才、共和、维新、西堡、鲁沙尔和省图书馆所存17户姓氏的家谱资料均表明,其中有11户是明洪武年间从南京迁来。内有军户、罪犯和被诛连的百姓,均是举家迁移。还有6户中,祖籍山西曲活县元树二户、陕西三原县亚户、扬州江都1户、河州1户(湟中县志编委会编《湟中县志),1992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据1985年在湟源县大华乡的池汉村、塔湾、崖根、红土湾、后庄、河南、阿家图村,申中乡的申中、韭菜沟,波航乡的纳隆村,城郊乡的河拉台、纳隆口等11个村的1704户家庭宗谱调查,其中有1413户,6651人祖籍为南京一带,系明代洪武、天启年间充军、移民而来(湟源县志编委会编《湟源县志》,1993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大通县外川和城关镇的不少汉族其祖籍就是南京竹市巷的,于明洪武年间被充发迁移至此的(大通县志编委会编《大通县志》,1993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明代在青海大量驻军和屯田,使内地汉族人口大批迁居青海。

  明初,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统治,对青海地区继续实行屯田和驻军防务。在明洪武至永乐(1368-1424年)年间,西宁卫有屯田2025顷52亩,驻军官兵7200户,人口15854人;归德(今贵德)千户所8屯约有屯田400顷,驻有官兵1100户,屯田占耕地的60%(青海社科院王昱、聪喆主编《青海简史》。这些屯田和驻军谓之军屯,军以十分为率,七分守城,三分屯粮。或一经为兵,永远为兵。一家之内,正军子弟为余丁,正军作战,余丁耕田,正军死亡,余丁补充(湟中县志编委会编《湟中县志》)。因此,全国各地的汉族大量进入青海河湟地区从事屯田或戍守。也有很多人定居下来,逐渐成为青海的主体民族。

  青海汉族的来源地域较广。明洪武三年(1370年),朝廷命“邓愈为征西将军,偕同都督同知沐英分兵三道,穷追至昆仑山,遂置贵德所,驻马军五百,卫守此上,屯兵五百,以供刍粮”(《青海省民族志·汉族》)。今贵德县河阴镇邓家村村民绝大多数为邓姓,据说是邓愈部下邓姓留居的后裔。如民国时期西宁等地妇女穿弓鞋,这种服饰在甘肃临潭、岷县一带也有。《洮氓志》称穿弓鞋妇女为“凤阳婆”。因明初军车多为安徽凤阳籍。又如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姚钧撰《贵德县志稿》记载:贵德县城赵氏祖先“赵鉴,本籍泰州(今甘肃天水市)。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以镇抚剿野麻峪(今贵德河东乡赵家沟村)至界察地形,……遂遇害。事闻,赠忠显将军,世袭千户,于镛袭。”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皇帝颁发长4.65米、宽0.305米的黄缎织品绣字浩敕,加封表彰赵鉴功德,并划赵家沟地片为赵氏封地,故名赵家沟(其周围地名皆为藏语地名),赵氏后裔现分居于贵德县河阴镇城关、城西、大史家村等,人口已达数百。还有“王猷,本江南宜兴籍,从明太祖起兵,……三十年(1397年)从征文县……为贼所害,子华袭官,永乐四年(1406年)拨贵德守御千户,今县城东南王屯即其苗裔”。

  《明史》卷三与《明太祖实录》均载有洪武五年、二十五年两次移军至包括西宁卫在内的河西十二卫之事。这两次移军中向青海的碾伯、西宁、民和、循化、贵德等地派遣了大量屯军。后来,这些屯军及其家属大都定居于戍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将长兴侯耿炳文率陕西各卫所士兵来青海驻防西宁,并在元代西宁州旧城址基础上新建城垣(《青海历史纪要》)。

  据199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乐都县志》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朝派太监孟继等4人率正军36名、副军72名来乐都瞿昙寺参加修建并护卫瞿昙寺,后定居乐都。今居住在乐都南山地区的唐、徐、杨、盛等姓氏为其后裔。乐都羊圈袁氏,本籍河南开封,明初兄弟三人随军来青海后定居乐都。在今旱台、羊圈、达拉袁家台、峰堆红沟门等地皆有其后裔。岗沟乡七里店裴氏,原籍陕西长安,亦在明初随军来青海定居乐都,其后裔分居于岗沟七里店、雨润汉庄、达拉王家滩、瞿昙狼营等地。还有城关杨姓,祖籍南京,明初随军定居乐都,后裔分居于碾伯镇城关、岗沟高家庄、亲仁杨家、河口、引胜杨家岗等地。石嘴俞氏,其祖为明初流官,曾任西宁卫碾伯右千户所千户(相当县长),以后定居乐都,其后裔现定居于高庙石嘴、中岭乡等地。大古城周氏,祖籍安徽泅州盱眙县,明初亦任碾伯右千户所千户,后定居乐都,其后裔现分居于羊官沟、大古城、岗沟、高庙等地。瞿昙谢氏、亲仁张氏,均于明初定居乐都。河滩寨逯氏,祖籍河北省永年县,明太祖九年(1376年),接世袭武略将,驻碾伯胜蕃(今引胜乡)潘其营百户所,清雍正三年(1725年),其后裔迁居峡口堡(今高店乡河滩寨),以后分居于互助县曹家堡、红崖子沟,平安县西营、东营,湟中县逯家寨等地。

  据说大通县元朝乡毛家寨、毛家沟的陈氏一门,都是明将领陈通、陈敬的后裔,其先祖原是安徽合肥人。清平乡柴家堡的柴姓人,都是明朝特世光禄大夫、镇守山海关总兵柴国柱的后代,是从山东迁来的。黄家寨乡许家寨及赵家磨村李姓一门,原是陕西西安府人,因其祖先于明万历年间曾带兵来此,后定居下来(1986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大通县回族土族自治县概况》)。民和县李二堡乡周姓家族,原籍扬州府,迁居的头一辈周文富,因功授封百户,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九月迁入西宁卫,后定居今民和(1986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概况》。

  关于明代随军来青海定居的汉族,在青海东部各地大户人家的族谱和墓碑中更有确切的记述。如西宁土司陈子明,本江南山阳人,系汉族,原为元代淮南右丞。其子陈义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以功补调西宁卫指挥使,带兵驻屯西宁,此后便定居下来。修于清乾隆年间(1735-1795年)的《西宁郭氏家谱》说:“其祖明初从戎西宁”。修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九月的湟中县鲁沙尔镇《张氏宗谱》记载:“张氏本是南京凤阳府凤阳县人,明洪武初有一祖先从军征剿西番……补升百户,后奉旨与十八家千户共防边地、拨发古湟中新设西宁卫之地……”。西堡花园钟氏家族,于清乾隆十二年(1746年)三月立的墓碑记载:“予始祖千户职,明洪武十八年由扬州江都迁湟中……”立于清代的。中孙家窑王氏祖茔墓碑说:“原籍南京,拨户来宁”。

  如笔者李氏族谱记载:“吾始祖自明初竹子巷临湟,先于郡(西宁)西河北黑嘴堡乃定居,复迁貌儿莰(沟),多历年所。清时分门别户,迁流多处,始祖而后有始,又迁拉沙尔庄,阴、阳坡,籍居焉。光绪乙已(1905年),先父长兴(笔者祖父芳兴之兄)公迁至郡西湟中刘家寨。……”至民国初期,部分族人又自刘家寨迁徙到湟源县城、湟中县多巴镇韦家庄,及贵德县河西乡格尔加村、山坪村(近年迁)、新街乡鱼山村等多处。人口已发展到250余人。

  汉族第四次大量迁入青海是清代的驻军留居和全国各地大批的客商工匠来青海定居,另外逃荒避难而来者也不少。
 

 

 
 
 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