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特产论坛BBS| 广告热线:027-85302667 | 设为首页 |

             
青海最后一位进士 现实主义诗人李焕章

网址:中国特产网

进入论坛
来源:中国土特产114 http://news.QQ.com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他出生于云谷川刘家堡(今湟中县刘家堡)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家境贫穷,在私塾上学时“食品只有炒面而常虑不足”,因而人们戏称他是“炒面秀才”。

  他目睹和体察人民群众疾苦,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他的诗歌旨在针砭时弊,反映人民疾苦,构成了现实主义的基调。

  他20岁时,考中秀才,到西宁湟中书院深造。据《西宁府续志》记载,光绪甲辰科,经过寒窗苦读的他终于考中进士,成为了青海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

  在青海文化史上,李焕章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多以所处的时代环境为背景,以自身的所睹所感为基调,反映和揭露社会现实,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抱有很深的同情。

  一

  据我省地方史学者李逢春先生介绍,李焕章,家中排行第九,字文斋,号奋生,又号惜阴轩主人。1867年,生于西宁云谷川刘家堡(今湟中县刘家堡)。在李焕章祖父李清时,他们的家境颇为富裕,他的父亲李彬是李清的第三个孩子,从小勤奋好学,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 “以为门第光”。同治年间河湟事变发生,李家经过这种变故,从此家业凋零,李彬只好放弃学业开始务农,以养家糊口。面对这样的生活,李彬把科举成名的愿望倾注到了李焕章的身上,想着孩子能实现他的梦想。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李彬先是口传身授,教李焕章诵习四书五经,制艺试帖之类。孩子16岁时,他又把李焕章送到了外村私塾求学。此时的李焕章,对家庭经济的窘困情况已经有所了解,所以请求父亲允许他放弃学业,回家务农,以便减轻家庭的负担。李彬看到孩子的一片孝心后非常感动,可他知道孩子不能辍学,表示家中不论有多大困难,也要他坚持学习,说:“尔书,吾乐此不为疲也。”

  也就是在父亲的鼓励下,李焕章刻苦攻读,为了读书,他会珍惜每一点时间。十年寒窗,1887年,李焕章考中秀才,到西宁湟中书院学习深造,这一年他刚好20岁。这时,李焕章的家境更加贫困,再加上当时西宁地区遭饥荒,虽然李彬节衣缩食供李焕章读书,但经常还是“箪瓢常空,昼粥犹断”“食品只有炒面而常虑不足”,所以人们戏称李焕章是“炒面秀才”。1890年,李焕章回到家乡教书,来贴补家用。时间不长,李彬去世,家庭生活的担子全部压到了李焕章身上。李焕章一面继续教书维持家庭生活,一面坚持自学。

  二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李焕章考中举人。此后,他接受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民主主义思想。第二年,李焕章参加礼部会试,廷试为一等,签分度支部制用司主事。1924年,因胃病复发,不治而逝,年仅57岁。

  李焕章去世后,诗人基生兰有《西江月·哭亡友李文斋》道:畴昔诗文契合,有时道义箴规。每因抱病苦相违,况与斜阳同坠。落月屋梁增感,暮云春树兴悲。何年华表鹤来归,须洒两行老泪。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科举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到了清末时期,科举制已经走到了尽头,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消失了。

  李逢春先生说,关于李焕章参加礼部会试,考中进士的时间,《西宁府续志》作“光绪甲辰科”,即光绪三十年(1904年),而李焕章亲撰的《湟中云谷李氏家谱》和《惜阴轩诗草·李文斋府君行述》中的有关文字记载都是“丁未科”,也就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但是,有关史料记载,科举制度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清政府明令废除了。这两个时间究竟哪个正确,还需要地方史学者进一步研究。

  三

  李焕章在成长中目睹和体察了人民群众疾苦,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时人评李焕章的诗“不屑以嘲风月,弄花鸟见长”,而是“蒿目时艰,怆怀民隐”“颂言急切,无所回护”。今天存诗226首,词39阕,辑为《惜阴轩诗抄》。据记载,他还著有《弁言实业杂记》《寡过堂日记》《惜阴轩诗话》等,可惜今天遗失了。

  “李焕章生长在青海,对家乡的民族风情的描写形象生动、细致入微。他的山水诗清新明快,反映出诗人对祖国山水的爱恋之情。他的词,或抒发所感,或写情状物,往往构思精巧,清新婉丽,大有婉约派风韵。”李逢春先生说。

  李焕章的诗歌除了婉约的风格外,同时还用犀利辛辣的笔触揭露了那些千金一掷、穷奢极侈的官史豪贵,深刻地指出他们所挥霍的都是民脂民膏。颈联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描绘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两个对立的方面,从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也可以看出诗人对人民群众的同情心。《丰州杂咏》是李焕章任绥远县知县时写的。“国匮生计蹙,官邪意气高;有财皆尔禄,无傣不民膏。寸缕终年著,千金一掷豪;广宴长席上,曾否听饥号?”

  青海从清同治年间始,官府向农民在正额田赋之外加征“营买粮草”,到民国时加在农民身上的完全成为只有“营买之名”,并无“营买之实”的沉重负担。农民辛勤劳作一年,交完田赋、“营买粮草”以后,则十室九空。每年九、十月间兵役下乡追缴粮草急如星火,在缴纳时又要受到官吏的百般刁难、克扣和勒索。李焕章在《湟中杂咏》中揭露这一弊政时写道:“采买何年始,苍黎近代穷。营粮千廒裕,廪粟四乡空。忍视飞刍苦,谁知射利工。军门深万里,难得此言通。”诗人对这一“大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揭露,在当时军阀统治下的青海是需要一定勇气的。但诗人把革除这一弊政的希望寄于统治者了解民情上,这反映出了诗人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

  李焕章的很多诗歌,我们可以当作历史来读。诗中的内容不仅揭露时弊,同情人民,而且提出了补时弊,救黎庶的主张。他用诗阐述、宣扬这一思想和主张,这就形成了他的说理诗。如他批驳迷信风水的陋习,提出“勤者富之基,惰者贫之始,贫富本靡常,惰勤考素历”。他借诸具体实例,由此及彼,娓娓道来,似与友人促膝谈心,读来饶有兴味,也颇具说服力。

  在青海历史上,李焕章是最后一位进士,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而且留下了大量的诗作,对研究青海的地方历史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