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剪纸以黄土文化为根基,以符号化的物象为造型元素,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构图奇特、粗犷豪放,表现了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劳动人民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顽强追求与向往。一把剪刀,一张彩纸,一双巧手,通过掏、挖、挑、剪,片刻间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戏剧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那些早已存在于胸中的物象符号与人们的主观意识形态相结合,创造出了独具艺术魅力的剪纸作品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宜君剪纸孕育成长的基础
任何一个事物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适合它成长的环境,环境可以影响艺术创作,甚至可以改变艺术创作。宜君剪纸艺术的形成也与环境密不可分。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宜君位于黄河流域的中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始于轩辕黄帝,宜君距黄帝陵30公里,属黄帝文化圈中心地带,黄帝之妻嫘祖的西陵氏部落传说就在宜君西部。宜君北靠黄陵桥山,南居渭水之滨,东有洛河,西依唐王避暑行宫玉华宫。仰韶文化遗址,北魏石窟,商鬲玉器,秦砖汉瓦,比比皆是,古老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为宜君民间剪纸的形成提供了富饶的土壤。这里又处于陕北与关中的结合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北方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和中原的农耕文化都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各种图腾符号,艺术造型语言都随着人们迁徙的步伐流传到这里,为宜君剪纸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艺术语言。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使得传入的艺术形式不受外界影响得以完整保存,为宜君剪纸艺术的延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据史料记载,宜君经历了许多次南北冲突的侵扰,自给自足的生活遭到了相当大的破坏,人们经历了各种痛苦磨难,企盼安定和平,幸福的生活成为一种必然的创作动力,人们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张张红红的剪纸中,借用祭祀、占卜、节庆等活动,向周围的人们展示美,达到寓美于乐的目的。
宜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宜君剪纸艺术的孕育发展提供了富庶的土壤,使宜君剪纸艺术的发展由可能蝉变成一种必然。
二、独特的创作群体,是宜君剪纸艺术发展延续的坚实链条
宜君剪纸艺术自然是得益于这样一个独特的创作群体,宜君剪纸的创作群体青一色是女性,她们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心理和敏感的视觉,在生产生活中他们主内,在家纺线织布、喂猪做饭、相夫育子。面对清贫而不富有的生活,单调而日复一日,她们心中渴望燃起一丝激情,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门外飞过的一只喜鹊,抑或是深夜孤灯下思念走西口的亲人,都会牵动他们的情愫,使她们产生一种想要倾诉的欲望,他们不识字,更不懂得绘画造型的原理,一把剪刀、一张彩纸、一个特指的物象就成为他们记录岁月沧桑,喜怒哀乐,企盼愿望的载体,他们心中所有的东西都寄托在这一幅幅剪纸中了。
宜君剪纸的创作群体一方面肩负着搜集、发现、创作任务,她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美,并且能把祭祀、占卜、喜庆等活动中的特指符号巧妙融合在剪纸中。另一方面,她们还肩负着改进、传承的任务,在剪纸流传的过程中,她们不断吸收外界新鲜的素材,婆传媳,妈传女,姐妹间,妯娌间,村与村之间,就这样,世世代代,在实践中创造,在创造中改进,在创作中传承,使宜君剪纸艺术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另外,她们还兼有教化的任务,宜君民风淳朴,也有得益于此的成分。她们根据民间传说,戏剧故事,神话典故创作出了许多以宣扬仁、义、礼、智、信、孝、廉等为题材的剪纸,一幅剪纸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二十四孝》、《三娘教子》、《嫦娥奔月》等都是教人守孝道,讲诚信的载体。
独特的创作群体,在宜君剪纸发展、延续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宜君剪纸艺术神秘的面纱
民间艺术是人类心灵与智慧的物化形式,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老百姓是它的创造者同时又是观众和使用者。众所周知,剪纸艺术来源于古时的一种巫术活动,它产生时就是物象与形体的象征符号,就带有对应思维的模式。从造型方面来讲,宜君剪纸最为抽象,奇特,它采用三维立体构图法,画面中的人是三面的;人也可以是七手八脚的;马是两个头;动物肚子里的小崽子也能看见;剪瓜果时,里面的籽都要精心点出来;花瓶、碗、茶壶之类的器皿,口是圆的,底是方的。为了求美求稳,桌子的沿可以是近长远短,搞的远近不同的柱子,可以是粗细一样的。这些违背写实主义透视原理的造型在宜君剪纸中被大量地运用,比如孟润凤的《回娘家》、《摘核桃》,王秀清的《放马》,李秀琴的《姜太公钓鱼》都具有三面人、两头马、七手八脚等特征,都是把运动的精彩瞬间在一个静止的二维空间中表现出来。从构图方面来说,宜君剪纸更为大胆,它采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原理,以两只眼睛和心灵的认识体验感知物象,利用不同视点,出入物象内外,将构成物象的诸多因素和不同时段发生的瞬间综合在一个平面结构中表现出来,象张彩花的《牧羊》把远近不同的羊群,不同的山坡都集中在一个画面中,表现了不同时段羊儿吃草的情态。
宜君剪纸每一幅剪纸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都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夸张、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都含有宜君特色的造型元素,都讲求图案的装饰性与完美性,都具有原始的表现意味。
宜君剪纸艺术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已成为民间艺术构成的第三体系,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在民间艺术中的天然继承,为民间艺术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它们与西方抽象艺术的暗合,再次印证了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伟大。
四、独特的艺术亮点,使宜君剪纸魅力无穷
宜君剪纸经历了数千年历史洗涤,多次文化兴衰的沉淀,显现出了许多独具魅力的艺术亮点,在寻求精神寄托和思维成果表达的过程中,也总结出了诸如山川日月,人,物等的符号象征。像张彩花的《抓髻娃》,就是远古时代生殖崇拜的典型代表,作品中表现的是一个站立的孩子,双手握在自己的阴部的情景。如果手握的是“且”就代表男性,“莲花”就代表女性,表达了对生殖繁衍的崇拜。另外,方、圆、三角和曲线的大量运用,方形象征大地与四方,圆象征天、太阳、圆满,三角象征山,曲线有水、火的属性,为表现希望世代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把民间艺术造型中物象的符号化、象征性语言运用到极致。
充满远古图腾意味和神秘的宗教色彩,使宜君剪纸艺术具有了原始文化的特。像董莲英的《春耕》,表现了农民春天驾梨赶牛耕地的情景,一棵弯曲的大树,一只小鸟,一梨,一人,两只牛。简洁的构图,粗犷的线条,画面中大量的空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风格直追汉代的画像石。宜君剪纸艺术独到之处,也是宜君人民勤劳、纯朴品格的再现。如孟润凤的《吹唢呐的人》,表现的是一个吹唢呐的艺人,忙活的长出三头六臂好像也不够用,好听的曲子引来了百鸟。这种人物多手脚形象地创造,表达了作者主观意识形态中力图表现运动瞬间的过程―――速度与情绪。大胆、奇特的艺术风格,是宜君剪纸独特艺术亮点的一个缩影。
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宜君剪纸,犹如银河系闪闪的星光栩栩生辉。宜君剪纸在宜君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以原始的物象符号为艺术语言,以宜君的婆婆、妈妈、姐姐、妹妹为传承载体,以奇特夸张的表现形式彰显了自己的个性。我们有理由相信,独具艺术魅力的宜君剪纸,一定会像黄土塬畔的山丹丹花一样,越开越红,越开越艳!